2018年09月02日09:40 來源:人民網
發布會現場。王晶攝
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記者劉慧 王晶)“從事對非洲友好的工作,是我終身的選擇”。“如果把中非論壇比喻成一個誕生于北京的嬰兒,那現在他已經是一個18歲的翩翩少年,一個風華正茂、引人注目的青年,他的發展有著廣闊的前景”。“我一輩子都在同非洲打交道。退休以后,我的非洲情結未了,一直在關注非洲,關注中非關系。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向大家介紹一個真實客觀的非洲,一個真實的客觀的中非關系”......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許鏡湖、中國政府前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外交部非洲司前司長程濤三位外交官今天上午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新聞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與中外記者分享了自己的對非情結,介紹了中國對非政策及中非關系等問題。
人文、青年交流是中非合作的重點
許鏡湖在會上表示,北京峰會預期將出臺眾多促進中非交流的文件,其中人文領域、青年領域會是優先合作領域。她指出,近年來,中非人文交流越來越緊密,共實施了200多項人文合作項目,如中非文化人士互訪,歡樂春節走進非洲等。她舉例說到,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 曾在坦桑尼亞熱播,創造了萬人空巷的盛況。可見,非洲人民希望了解中國文化,對中國故事很感興趣,也說明中非文化是相通的。
談到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提出的中非人文領域合作舉措“萬村通”項目,許鏡湖表示,“萬村通”項目旨在“為非洲一萬個村莊接入衛星數字電視信號”,約堡峰會后,該項目得到了很快很好的落實。中國企業已與22個國家簽訂協議并落實該項目,為非洲偏遠地區一萬多個村子的老百姓接通電視,為他們打開了了解世界的窗口,豐富了他們的文娛生活,受到他們的歡迎。
許鏡湖還指出,非洲人口非常年輕,非洲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青年的教育、培養和就業。中方十分重視非洲這方面的需要,并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與非積極開展友好的交流合作。中國著力增進中非青年之間的相互了解,舉辦了中非青年大聯歡、邀請非洲青年訪華等項目。還為非洲培養年輕人作出貢獻。自2015年約翰內斯堡峰會以來,中國已為非洲培訓了二十萬名各類職業技術人員,為非方提供四萬個來華培訓名額、兩千個學歷學位的教育名額以及大量獎學金。因此,越來越多的非洲年輕人都選擇來中國留學。
她還指出,很多在非洲的中國企業和項目都會雇傭當地年輕人,這有助于解決非洲青年的就業問題,得到了他們的歡迎和贊賞。例如肯尼亞蒙內鐵路修建過程中,用工46000人;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區就業人員11000多人,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發布會現場。王晶攝
北京峰會將成為惠及民生的峰會
談到中國脫貧經驗在非應用,劉貴今表示,脫貧是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最大成就之一。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國與非洲國家分享脫貧經驗,在當地建設有助脫貧的民生項目,為當地百姓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效果明顯。他期待此次北京峰會再次成為惠及民眾的峰會,有更多的聚焦民生和脫貧的合作項目出臺。
在這方面,許鏡湖也談到,非洲國家希望學習中國扶貧減貧的經驗,很多中企都在幫助非洲國家實施一些扶貧減貧的項目,如馬拉維的棉花種植項目、莫桑比克的水稻種植項目、坦桑尼亞的玉米項目等。這些項目不僅提供資金、技術,也提供銷售渠道,在解決當地民眾溫飽問題的同時,也增加了民眾的收入。
非洲朋友自己會判斷誰是真正的朋友
西方國家官員和媒體不斷抹黑中非關系和中非合作,指責中國對非施行經濟侵略、經濟掠奪。對此問題程濤很堅決地表示,這些指責完全是欲加之罪。他說,“非洲過去被殖民統治,他們當然討厭殖民者,如果中國也實行殖民主義,肯定會被他們趕走,這是毫無疑問的。非洲人很聰明。他們知道什么人是真心,什么人是假意。什么人是朋友,什么人不是朋友。讓他們自己去判斷吧,不要總給他們上課了。”
非洲人民受過500年的殖民統治,他們最清楚什么是殖民主義。程濤說,殖民主義有三個特點:奴役人民、掠奪資源、傾銷商品。中國與非洲的合作,政治上平等,經濟上是公平買賣。中國對非洲資源的需要,和殖民主義國家掠奪非洲的資源有本質的區別。中國不僅購買非洲資源,還幫助他們進行資源深加工。尼日利亞是非洲出口石油最多的國家,但也是進口柴油、汽油最多的國家,甚至入不敷出,中國就在當地幫助他們進行石油加工。中國和非洲的貿易近年來發展迅速。2017年中非貿易額已經達到1700億美元。中國的商品價廉物美,深受非洲老百姓的歡迎,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與此同時,中國也從非洲進口了很多商品,互惠互利。
程濤表示,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國不僅把中國制造送到非洲市場,還幫助非洲人民搞非洲制造。他引用非洲諺語說“送朋友一條魚,不如教會他結網。“中國也有一句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人在商品交換的同時也在幫助非洲朋友。他表示,在不久的將來,不僅是“中國制造”世界各地大家能夠看到,而且將來也一定能看到 “非洲制造”。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說,中方堅決反對、強烈譴責蓬佩奧之流對中國政治制度的惡毒攻擊,以及美方對中美人文交流活動的進一步限制。中方將繼續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記者馬卓言、伍岳)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說,美國一些政客不斷重復著早已被事實打臉的謊言,企圖抹黑中國的國際形象,掩蓋其自身破壞環境、阻礙國際環境治理進程的面目。美方應該自己先照照鏡子、正正衣冠、反躬自省,不要“惡人先告狀”。
在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嫦娥五號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后,于昨天(12月6日)凌晨實現上升器與軌道器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容器已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在7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6日,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發推特稱,中國在破壞環境方面“獨占鰲頭”,各個國家、企業和公民必須要求中國停止其破壞性行為。華春瑩說,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首批締約國,并為達成《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及其實施細則作出重要貢獻。
美方所作所為嚴重違背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競爭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必將損害各國投資者利益,也會損害美國國家利益和自身形象。華春瑩強調,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停止濫用國家力量、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外國企業的錯誤行為,中國政府將繼續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在今天(7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2月4日發表聲明,宣布對中方統戰部官員實施簽證限制。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我們堅決反對、強烈譴責蓬佩奧之流對中國政治制度的惡毒攻擊以及美方對中美人文交流活動的進一步限制。
香港特區政府11月11日宣布,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4名立法會議員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 劉兆佳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香港局勢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美國已經失去了利用香港這個“基地”顛覆中國的能力。
當地時間6日,就日本媒體發布有關日本稱為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的出生者在申請美國綠卡時將被認為是日本公民的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是美國國務院試圖質疑二戰結果并鼓勵復仇主義之舉。日本北海道以北的齒舞、色丹、國后、擇捉四島被日本稱為北方四島,俄羅斯稱之為南千島群島。
連日來,關于澳大利亞軍人在阿富汗殘殺無辜的事件遭到各方強烈譴責。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道,美國國務院在一個綠卡申請的文件中,將居住在南千島群島上2萬名俄羅斯居民的出生地認定為“日本”。俄方堅持對南千島群島已根據二戰結果納入俄版圖并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而日本一直把歸還四島作為締結和平條約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