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6日15:56 來源:新華網
洛水清流與黃河濁波交匯之地,正是河南省溫縣陳家溝境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便發源于此地。
17世紀中葉,溫縣陳家溝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創編出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極拳。自此,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后衍生出楊式、武式等多家流派。
太極拳是陳家溝的靈魂,太極拳培訓業和其延伸產業是陳家溝動態的風景。目前,溫縣現有太極拳武術學校60余所,拳師600余人,其中400余人常年傳拳授藝, 全世界參練太極拳的總人數已經達到3億多人。
陳家溝不僅是歷史悠久的古老村落,也是與時俱進的品牌村莊。在保持古色古香傳統風貌的同時,陳家溝搭上時代的快車道,在保護、傳承和發展中煥發出新的氣象。
近年來,陳家溝村先后被評為中國第三批傳統村落、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省級生態文明村、省級文明村鎮、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省級十佳文化產業村、最美文化傳承村等。2016年10月,國家住建部發布了第一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溫縣趙堡鎮位列其中。2016年11月29日,溫縣陳家溝太極拳與鐵棍山藥兩項產品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證書。新華網 王威 攝
黃河流經新鄉市封丘縣56公里,在黃河左岸、黃河大堤以南、貫孟堤以北形成了241平方公里的黃河灘區帶。
據介紹,1992年,黃科院在鄭州市北郊征地400畝,建立了大型黃河模型試驗基地。從1992年開始,先后投資建成多座試驗技術先進的大型試驗廳,其中包括小浪底至陶城鋪的黃河下游河道模型廳、小浪底水庫模型廳、三門峽水庫模型廳、水土流失試驗廳等。
黃河從青藏高原北麓發端,一路九曲跌宕奔騰萬里,從孟津出峽谷一瀉千里,造就了廣袤的黃淮海沖積扇大平原。滎陽,正處于峽谷至平原的過渡地帶,是中國地形西高東低三級階梯中的二、三級過渡帶。
河南省委網信辦、河南黃河河務局聯合開展“美麗中國?壯美黃河行”暨“2018網上看河南”網絡主題活動,映象網策劃大型專題特別呈現。
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泄洪口。中國網信網 張群 攝 “黃河寧,天下平”,自古以來,黃河治理歷來都是治國安邦的大事。9月3日,由
治水名人園大禹雕像 王蒙(攝)河工雕塑園雕塑 王蒙(攝)為宣傳黃河文化、普及黃河知識、弘揚黃河精神,孟州河務局在開儀控導工
9月4日,豫北平原秋陽高照,天朗氣清。在河南溫縣,記者見證了該縣利用本地優勢資源打造“一文一農”兩大特色產業品牌、做好
小浪底水利樞紐位于黃河中游,豫、晉兩省交界最后一段峽谷的出口處。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開始前期工程建設,2001年底主體工程全
廠區綠植蔥郁,路旁花樹點綴,貨車來回穿梭——河南桐柏縣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內一派火熱生產景象。這家在河南率先獲得衛生注冊
“黃河寧,天下平”,自古以來,黃河治理歷來都是治國安邦的大事。9月3日,由中央網信辦傳播局、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河南省委網信辦、河南黃河河務局承辦的“壯美黃河行暨2018網上看河南”網絡主題活動一行走進三門峽水利樞紐、小浪底水利樞紐,感受滔滔黃河水的宏偉壯觀,見證受益于合理治理的黃河的健康生命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