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6日09: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記者張尼)日前,全國教育行業居住指數在北京發布,這是全國首個面向教育行業居民居住現狀的量化分析。數據顯示,上海、北京、浙江三地總指數在全國排名前三。
2016年全國31個省市居住指數(教育行業)總指數排名
12日,“為教師定制美好生活”《教育行業居住工作定制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發布會正式在京舉行。
該行業白皮書以關愛教師群體、關注其職住現狀及需求為重點,由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中國教育大數據研究院、眾美集團、首頁大數據聯合編制。
本次發布的白皮書中,涵蓋了全國居住指數(教育行業)研究結果。該指數是對整個教育行業居民居住現狀的量化分析。其指標主要來源于首頁國家大數據池、國家及各省市統計局、中國及各省市統計年鑒、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各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人口及就業統計年鑒、企業年報等以及專業第三方機構數據等。
該指數從“住”、“需”、“房”三個方面來綜合體現。其中,“住”代表地方宏觀居住環境,“房”代表地方房地產基礎情況,“需”代表教育行業購房潛力。
全國居住指數(教育行業)包含三個一級指標:房地產基礎數據評價、教育行業內部評價、宏觀居住環境評價。
其中,房地產基礎數據評價指標,代表的是房地產行業內部的投資、施工、銷售情況,房地產市場消費者的收入、支出、消費水平,以及國民經濟,這三者關系的健康程度;教育行業內部評價指標,反映的是教育行從業人員的收入、消費、以及生活水平;宏觀居住環境評價這一指標,代表的是城市居民居住環境狀況。
上述三個一級指標下包含10個二級指標和21個三級指標。具體涵蓋了優良天數占比、每百人交通工具擁有數量、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人均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房價收入比等等。
圖為發布會現場。 中新網張尼 攝
據介紹,房地產基礎數據評價、教育行業內部評價、宏觀居住環境評價三個指標的得分都是基于國家統計局2016年相關數據計算,總指數是基于三個指標的得分計算。指數越接近1,表明該地教育行業從業人員的居住情況越理想。
評價結果顯示,全國31個省份教育行業居住指數排名前十的分別為: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廣東、山東、河南、河北、遼寧、天津。
此外,從房地產基礎數據評價指標看,排名前三的為廣東、上海、江蘇,北京排名第四;從教育行業內部評價指標看,排名前三的是北京、山東、河南;從宏觀居住環境評價這一指標看,排名前三的為上海、浙江、江蘇,北京排名第十二。
中國統計信息咨詢中心執行主任江青在會上表示,當前,教師群體數量龐大并一直保持平穩增長的趨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師群體在購房、職住安排等方面的訴求未被滿足。這需要政府、學校、定制生活服務商等各方面對教師群體面臨的職住困難,開展協調、合作,尋求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
12日的發布會上,除發布上述白皮書外,還舉行了“關愛教師顧問委員會”成立儀式。
10月29日,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教育廳召開全省規范教育收費行為提醒告誡會對教育行業違規收費現象進行嚴厲打擊。提醒:廣大居民可通過市場監管部門暢通12315電話、12315互聯網平臺和12315平臺微信、支付寶小程序等投訴舉報渠道對涉嫌教育亂收費違規違法行為投訴舉報。
南北雙方地域差異,也帶來了“暖男行為”差異,北方暖男轟轟烈烈愛造驚喜,南方暖男心思細膩更關注女友內心小情緒。在7天內,奢侈品包搜索熱度城市排行榜中,河南南陽位列第7位,看來河南這個城市的姑娘們七夕收禮物十分驚喜。
23日,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2020招才引智專項行動”暨網上招聘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辦。今年下半年,河南將適時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及企事業等用人單位,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知名高等院校開展招聘活動,各省轄市也將結合當地實際組織專題活動。
教育行業頻繁發生的停業關門、跑路等事件,已經引起了劉麗娜在內絕大部分家長的擔憂。連同變化的還有一個現象是,張杰發現她所在的區域,在今年年初突然多出了許多服務于培訓機構的ToB型企業。
10月21日,第二批主題教育部分中央指導組、巡回督導組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黨員干部要牢記黨性宗旨,以百姓心為心就是黨的初心恒心,必須使主題教育成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
9月9日的《新聞聯播》里,來自河南的小學老師李曉算了一筆細賬,鄉村補貼、班主任津貼、生活補助……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政策都落實到工資收入上,讓她覺得工作更有干勁兒了。據統計,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連續7年保持在4%以上,教師工資由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倒數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7位。
2月20日,河南省2019年春季大型公益招聘活動繼續在河南人才市場舉行。溫馨提醒>>> 從2月21日開始,河南省2019年春季大型公益招聘活動第二階段將繼續針對生物醫療/電子商務/金融服務行業、農林牧漁/生產制造/建筑建材行業、電子電器/化工制藥/中介服務行業進行專場招聘活動。
總體來說,2018年,全省組織招聘單位5.44萬家,提供就業崗位113.11萬個,現場求職人員94.44萬人次,現場和網絡共收到求職簡歷103.56萬份,達成意向率為40.52%,同比上漲3.31%。教育行業的高速發展也帶來了用人巨大的需求,與高新技術產業相關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以及工商管理類人才的缺口都超過1萬人。
新的一年,招聘、求職都離不開參照行業“風向標”。在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作用下,用人單位更傾向于提前化解人才使用中的風險,試圖通過長期時間、感情、金錢投入,培養人才、留住人才。
近年來,憑借人工智能獨特的優勢,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發揮的迅猛。” 世界互聯網大會與會代表 劉通博:“每個用戶他的經濟能力不一樣,他的學習能力不一樣,但是都能找到自己最佳的學習路徑,然后達到同樣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