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日07:53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紀委書記王國義(右二)到居民家里查看供暖情況,測了兩家室溫不達標后,他向市民道歉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河南商報記者張晶晶 鄭超
連日來,《河南商報》對鄭州市民反映的暖氣不熱一事進行了連續報道。報道發出后,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12月12日,鄭州市熱力總公司對市民反映的問題進行了回應,同時安排熱力分公司工作人員進社區,上門為用戶排查暖氣不熱原因,并邀請河南商報記者一同前往,進行監督報道。13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與鄭州市熱力總公司工作人員一起走訪了新里盧浮公館小區一期的四家用戶,現場測試室溫,排查原因。
實測居民家暖氣不熱,熱力公司上門檢測
現場 清洗過暖氣管道,室溫仍然不達標
該小區9號樓的李先生反映,自供暖以來,家里暖氣一直不怎么熱,“我也懷疑過是不是自家暖氣片的問題,昨天請了專業人員來清洗管道,但是現在還是不熱,希望熱力公司來幫忙測測溫,找找原因。”隨即,小區供暖專管員孟師傅對室溫進行了測量,溫度計顯示為17℃。李先生在測溫單上寫下了自己的意見:“對目前溫度不滿意,要求升溫。”
現場對于測溫結果專管員會及時上報
見到熱力公司工作人員上門排查原因,同住9號樓的秦女士主動要求測溫。
她向熱力公司工作人員反映,客廳一組暖氣片,手溫比暖氣片還高,“我總是向物業反映,估計物業頭都大了。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溫度要夠。”
經過測量,秦女士家客廳的溫度為17.1℃。專管員表示,會將測溫結果及時上報,對于溫度低的區域進行調節,實現均衡供熱。
現場 熱源緊張,盡力保證室溫不低于18℃
在走訪過程中,8號樓的李阿姨通過物業反映家里暖氣不熱的問題,得知這一情況后,河南商報記者與熱力公司一行人來到了李阿姨家。
測溫顯示,李阿姨家室溫為19.2℃。李阿姨問道:“我年齡大了,對溫度的要求可能比較高,能不能供到20℃?”
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王國義解釋說,今年熱源緊張,不過會盡量保證供暖質量,盡力保證家里的溫度不低于18℃,同時希望市民能夠理解。
現場 暖氣管道存在污堵現象,工作人員進行排水處理
在15號樓,張女士反映晚上睡覺要蓋兩層被子,客廳一組暖氣片冰涼,測溫結果顯示:張女士家的室溫為14.6℃。
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東區供熱分公司三工段段長馬紅偉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初步判斷該戶可能存在管道堵塞問題,于是進入衛生間對暖氣片進行排水,打開閥門后流出大量污水。
馬紅偉表示,用戶家里某組暖氣片不熱,很可能是暖氣管道污堵導致,需要沖洗管道內的雜質,比如鐵銹、泥漬等,“我們可以幫著先排排水,建議找專業人士進行徹底清洗。”
釋疑 居民家用溫度計讀數為參考,測溫結果以熱力公司為準
有居民發現,家用溫度計和熱力公司溫度計同時測量室溫,讀數卻不相同,馬紅偉表示,應以熱力公司溫度計讀數為準。
走訪住戶秦女士家時,專管員使用熱力公司專用溫度計測得客廳溫度為17.1℃,然而秦女士的家用溫度計顯示溫度是14.7℃。
河南商報記者手持熱力公司的溫度計來到秦女士家的臥室,該溫度計讀數又變成了16.4℃,此時秦女士的家用溫度計讀數不變。
這是什么情況?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為何兩個溫度計會有不同的讀數?
對此,馬紅偉表示,居民家的溫度計或掛在墻上,或放在桌上,第一沒有按照標準測量,第二會被墻體或桌子溫度影響。
熱力公司的溫度計是技術監督局下發的專業溫度傳感器,相較普通溫度計更為精密,在具體測溫和涉及退費時,以熱力公司的測溫讀數為準,居民的家用溫度計讀數可作為參考。
若居民對熱力公司的測溫讀數有疑問,可向監管部門反映。
道歉 測了兩家室溫不達標,熱力公司紀委書記向居民道歉
然而,無論秦女士家的室溫是17.1℃,還是16.4℃,相較18℃的標準溫度,都處于“未達標”狀態。“我不知道其他樓的情況,我們這棟樓的業主群里每天都在討論(暖氣不熱)這個事。”秦女士說。
“每棟樓的群里都在討論。”該小區物業經理馬小敏表示。
“我們代表熱力公司給大家道個歉,暖氣不熱,我們的工作確實有不到位的地方。我們回去后不止是關注你們一個小區,全市的居民,只要交了錢的,我們都應該為大家提供合格的產品。”測了兩家室溫不達標后,王國義誠懇地向秦女士表達了歉意。同時,王國義希望通過下一步工作,不再產生這樣的事情,將把“做好良心企業”作為重中之重,分析原因,調整方案,讓全市交了錢的居民都感到溫暖。
聽到此話,秦女士安了心,“這樣的話,我們心里就有底兒了。”
后續 不滿意服務能否要求退費?熱力公司:近期將發布消息進行回應
居民家中暖氣不熱,供熱企業向居民誠懇地道歉了,并承諾將“做好良心企業”,為用戶提供合格的產品。
然而,許多居民仍有疑問,供暖已一個月,暖氣片仍然“涼涼”,不滿熱力公司提供的服務,能否要求退費?
對此,河南商報記者也向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提出如下疑問。
據鄭州市熱力總公司2018年供暖動員會上張舒總經理的介紹,今冬供熱面積較去年增長23%。
而熱力總公司宣傳處處長胡利華女士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今年的供熱能力只增長了15%。供熱面積和供熱能力增長不平衡,是否勢必會稀釋居民的用暖質量?表現在暖氣費的收取上,今年用戶量增加,相較去年,今年在收費上是否有結余?若有,結余的費用怎么用?是退,還是給用戶核減到明年的供暖費用中?
針對上述疑問,胡利華表示,近期將發布消息,一并向市民進行回應。
2020-2021年采暖期即將開始,記者從鄭州市熱力總公司了解到,11月10號前繳納暖氣費,可確保11月15號正常供熱,部分入住率未滿70%的新建小區居民暫時或無法繳費。在鄭州,每年都有不少新交付小區,這些小區如果入住率和供暖申請率達不到熱力公司要求,集中供暖就可能受到影響。
” 8月18日一大早,正在上海出差的河南省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吳玉培接到了轄區內“自嗨鍋”項目總經理朱磊的電話。采訪間隙,漯河經開區招商局相關工作人員拿著“自嗨鍋”項目初期建設材料,敲開了朱磊辦公室的門。
2011年3月,經長葛市人民政府授權,長葛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與長葛市恒達熱力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恒達熱力公司)簽訂了《長葛市城市集中供熱特許經營協議》(以下簡稱特許經營協議)。
疫情防控期間,用戶家中突發漏水、暖氣不熱等急需處理的用熱問題,又不想工作人員上門入戶怎么辦?那就試試“屏對屏”服務吧,請看往下看:
2020庚子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打響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不止是一句口號,更是行動。鄭州熱力集團有限公司1400名干部職工肩扛著全市9000多萬平方米的供熱任務,城市供熱一刻不能停,他們“戰疫情、保供熱”以自己的方式與全國人民一道抗擊疫情。
一場突如其來、迅速席卷全國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打破了2020年新春佳節歡樂祥和的氣氛,也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疫情面前,生命至上。面對突發疫情,鄭州熱力集團有限公司全體干部職工雖然不能像廣大醫務工作者一樣沖鋒在抗擊疫情一線,但是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堅守崗位全力保障市民的用熱需求,無疑是最好的響應和行動。
近日,新密市百合花園小區居民告訴記者,明明已經交了暖氣費,也安裝了暖氣片,卻遲遲不見供暖。隨后,記者聯系了新密市熱力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由于變壓器一直批不下來,電連接不上,所以才沒有實現供暖。
近日,新密市百合花園小區居民告訴記者,明明已經交了暖氣費,也安裝了暖氣片,卻遲遲不見供暖。隨后,記者聯系了新密市熱力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由于變壓器一直批不下來,電連接不上,所以才沒有實現供暖。
鼎新苑小區已鋪設好暖氣管道,卻因用電問題遲遲未供暖 2019年12月31日,寒冬臘月,新鄉市氣溫已達零下9攝氏度。其中一位居民代表稱,“暖氣初裝費收了將近600萬元,沒想到10萬元的電費,華電熱力都不墊付,經營制度重要,就不管我們老百姓冬天的冷暖了。
該《通知書》顯示:經調查,你單位(高新熱力公司)存在下列違法事實: 1、不經與住戶協商,私自增加供熱面積。葛經理表示,業主可根據家中的面積自由選擇安裝DN20或者DN25,但出現暖氣不熱的問題,熱力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