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警民情深——記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邊境派出所

2019年05月23日11:41  來源:新華網

5034

  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邊境派出所民警在邊境巡查(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新華社昆明5月22日電  題:警民情深——記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邊境派出所

  新華社記者伍曉陽 姚兵

  在中國的西南角,有一個派出所“不尋常”。

  這里是極邊之地,曾經長期“與世隔絕”,臨近新千年才通簡易公路。

  多年來,派出所民警在守護一方安寧的同時,熱心為當地百姓教書、看病、理發,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這支被譽為“獨龍民族的貼心人”的光榮集體,就是云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邊境派出所。

  一代代,守望極邊之地

  在云南,論地域之邊遠,當屬貢山縣獨龍江鄉。

  它位于滇藏交界、中緬邊境。高黎貢山與擔當力卡山并肩聳立,獨龍江奔騰向南,形成“兩山夾一江”的獨龍江大峽谷。即使在今天,從昆明到獨龍江鄉,開車仍需要兩到三天。

  這里是我國獨龍族主要聚居地。獨龍族全國總人口約7000人,其中4200多人居住在獨龍江鄉。由于長期與世隔絕,獨龍族過去鮮為人知。

  “1999年通公路前,邊防官兵進出獨龍江鄉,只能走翻越高黎貢山的人馬驛道,走路要3天?!豹汖埥l邊境派出所所長李小軍說。

  過去幾十年間,邊防官兵沿著這條人馬驛道進出,路上睡巖洞或帳篷,還要防備野獸、毒蛇和旱螞蟥的侵襲。沒有公路的年代,邊防官兵工作和生活物資的運輸全靠人背馬馱。

  派出所教導員楊榮介紹,獨龍江鄉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在“封山期”,山里生活困難,物價奇高,1斤土豆外面賣5角錢,山里要賣5塊錢。

  沒有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日子,邊防官兵吃得最多的是老干媽炒榨菜,把土豆變著法兒煮、炒、燉。

  但是,這里從不缺精神。一代代獨龍江鄉派出所人駐守在這里,甘于寂寞,不畏艱苦,戍衛邊疆,服務人民。

  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邊境派出所民警在邊境巡查(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一年年,護衛安寧“凈土”

  獨龍江派出所還有一大特點,多年以來,幾乎無案可辦!比如,2016年和2017年,全鄉都僅發生治安案件2起。近兩年,隨著外來人員增多,案件有所增加。即便如此,派出所平均一個星期才接到一個報警電話,其中不少是“求助”而非“報警”。

  即便如此,“警情”之弦從未松動,派出所每天都安排人“接警”值班,保障24小時電話暢通。

  這里治安如此之好,不只是由于獨龍族民風淳樸,也與派出所持之以恒的普法宣傳教育密不可分?!皬拇驌舯I搶、護林防火、治爆緝槍、禁毒防艾到掃黑除惡,我們堅持不懈地開展法制宣傳,增強了群眾的法制意識,起到了防范案件發生的效果。”李小軍說。

  近年來,獨龍江鄉未發生一起惡性刑事案件;也未發生一起吸毒、販毒或種毒案件,是名副其實的“無毒鄉”。警民同心齊力,護衛著這片安寧“凈土”。

  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邊境派出所民警在村民家中走訪(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一天天,熱心服務人民

  服務人民,永遠是派出所全體人員不變的誓言。

  早在1964年,駐扎這里的部隊官兵們帶領群眾砸石頭、扛木料,搭起一間簡易教室,辦起了獨龍江鄉第一所學?!R庫軍民小學。這所學校后來改稱“馬庫警民小學”。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學生,先后有162人讀到了高中,10人考上了大學。

  歷史上,獨龍江鄉缺醫少藥。派出所配備有醫務人員,于是組建了義務醫療小分隊,走村串寨給老百姓看病拿藥。馬庫村的花甲老人馬國新,先后被邊防官兵救過3次命:1983年和1996年,他被毒蛇咬傷,邊防戰士潘世德、李新分別用嘴為他吸出毒液;2002年,他砍柴時誤傷小腿動脈、失血很多,又是邊防戰士龍內清連夜對他進行搶救。

  獨龍江鄉從來沒有過理發店,早年影像資料中,當地群眾幾乎全是“蘑菇頭”發型,頭發長了用砍刀把頭發絞斷。后來,邊防官兵成了群眾的義務“理發師”?!拔覀兠恳粋€民警都會理發,都給老百姓理過發?!睏顦s說,如今,獨龍族群眾的發型也豐富了。

  由于惡劣的自然條件,千百年來,獨龍族民眾生活貧困。2006年,派出所在獨龍江建起了第一個蔬菜大棚。試種成功后,邊防官兵向當地群眾手把手傳授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目前,全鄉已推廣建立50多個蔬菜大棚。發展生產、捐資助學、結對幫扶……扶貧,成為了派出所重要工作。

  今年1月1日,公安邊防部隊改革,原獨龍江邊防派出所改為獨龍江邊境派出所,邊防官兵脫下軍裝,穿上了警服。“機構、制服變了,但我們的職責和使命永遠不變?!崩钚≤娬f。

文章關鍵詞:獨龍江鄉 云南貢山 派出所民警 1983年 禁毒防艾 貢山縣 警民 派出所所長 邊防官兵 獨龍族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直過民族”再越貧困大山

    一個秋日的清晨,記者從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城出發,翻越連綿陡峻的高黎貢山,中午時分,抵達“原始秘境”——獨龍江鄉。2018年,獨龍江鄉建成了400千瓦柴油發電及200千瓦儲能系統,實現水電、柴發、儲能多能互補的微型智能電網,為獨龍江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撐。

  • 【脫貧攻堅萬里行】 獨龍族人愛上“甜蜜的事業”

    吃罷早餐,離開貢山縣城,翻越連綿陡峻的高黎貢山,下午兩點左右抵達大西南“原始秘境”——獨龍江鄉?!笔苤楹:尾畧F隊指派、負責獨龍江鄉養蜂培訓的技術員李文松說,獨龍江一帶曾長期與外界隔絕,蜜蜂是獨有種群。

  • 【新春走基層】探訪獨龍族最后一批文面女:“生活好了,舍不得離開”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龍江鄉孔干小組5號安居房里,云南網媒“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一行見到了已經92歲的紋面女肯國芳老人。隨著高黎貢山獨龍江隧道的貫通,現在冬天再來獨龍江,無論是開車還是坐客運班車,都能順利地進來。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三區三州”:脫貧“利器”顯威力

    該縣地處帕米爾高原,昆侖山環抱,因偏遠、自然條件貧瘠,成為新疆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中難啃的“硬骨頭”。2019年,他牽頭成立了旅游專業合作社,帶領6戶貧困村民一起經營牧家樂,合作社里的貧困戶每月都有了穩定收入。

  • 王戰榮的“草果園農家樂”

    1月14日中午,在一間別致的竹樓小院內,院子主人王戰榮正忙碌地迎接著客人。王戰榮是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巴坡村村民,從部隊退伍的他也是村里的武裝干事。王戰榮的“草果園農家樂”  獨龍江鄉地處滇藏交界處,是獨龍族同胞的主要聚居地。

  • 【新春走基層 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從最后一個到第一個 兩部手機看獨龍江的變遷

    清晨的獨龍江鄉靜謐清幽,只有群山之間繚繞的霧氣和遠處雪山之上的旭日,預示著新一天的到來。從此獨龍族人民用上了4G手機,使獨龍族成為全國第一個整族使用4G通信的民族,也成為第一個整族進入4G時代的民族,實現了從“最后一個”到“第一個”的轉變。

  • “你干了,路就在腳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高德榮兒時的夢想和所有被高黎貢山擋在峽谷深處的獨龍族孩子一樣:吃得飽、有衣穿,走出大山。獲獎后,回到獨龍江鄉的高德榮,又開始起早貪黑,跑工地、進農家,奔忙在峽谷山水間。

  • 太陽照耀“人類童年”——新時代直過民族脫貧攻堅紀事

    題:太陽照耀“人類童年”——新時代直過民族脫貧攻堅紀事 穿越高黎貢山的獨龍江公路讓獨龍江鄉徹底告別了大雪封山的束縛,邁上了跨越發展的軌道(9月1日無人機拍攝)。

  • 讓每個鄉村通上公路,中國為什么能?

    (新華社記者劉坤 攝)  2013年7月23日,施工人員在廊坊市安次區楊稅務鄉南史務村實施村莊街道路面硬化工程。(新華社記者江文耀 攝)  2016年4月28日,汽車沿著新藏公路班公湖畔的公路穿行,湖邊依然隱約可見曾經崎嶇泥濘的舊路。

  • 七彩云南的歷史性跨越

    ……”  鄉黨委書記余金成激動地念完總書記的信,他周圍擠得滿滿當當的獨龍族同胞忘情地歡呼起來。總書記的回信,是黨的領袖對云南各族人民最深情的牽掛,是“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莊嚴承諾最可貴的見證。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