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30日09: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吉林省汪清縣小汪清抗日游擊根據地遺址,金春燮向參觀者介紹抗戰歷史。
資料圖片
對于吉林省汪清縣第四小學四年級二班的學生們來說,“金爺爺”是一個和藹可親的爺爺,他經常來班級里給大家上愛國主義教育課,大家喜歡聽金爺爺用講故事的形式講述抗日英雄的事跡。孩子們說的“金爺爺”就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關工委主任金春燮。
“五一”假期剛結束,金春燮就來到了全縣第一個被授予“童長榮中隊”稱號的汪清縣第四小學四年級二班,在祖國下一代的心田里播撒紅色火種。這是14年間第幾次來到這里講課,金春燮自己都記不清了……
1974年從部隊退伍后,金春燮來到汪清縣工作。2005年退休后,金春燮開始擔任汪清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位于長白山東麓的汪清,上世紀30年代初到中期,是中共東滿特委所在地,是抗戰時期東滿地區黨的領導中心和抗戰的指揮中心。到關工委上任伊始,金春燮就開始致力于研究汪清的抗戰史?!敖涍^我和同事們調查論證,在抗戰時期,汪清抗日軍民與日寇進行了105次戰斗,603名抗日將士獻出寶貴生命。在汪清的土地上,留下了177處抗戰遺址?!?/p>
面對這些厚重的紅色資源,金春燮深感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必要性:“一定要讓我們的后代知道抗戰將士們的英雄壯舉,我要在有生之年為傳承抗戰精神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孩子們講好抗日故事,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傳承抗戰精神的好方式?!睘樽尲t色基因代代相傳,金春燮把紅色種子播撒進孩子們的心田。2015年初,金春燮在網上看到有關“雷鋒班”學生做好人好事的報道,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在全縣中小學成立以抗日英烈名字命名的“英烈中隊(班)”,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們銘記抗聯英雄的革命事跡,傳承和弘揚抗聯英雄的精神。
在與汪清縣教育局協調后,金春燮開始奔走于全縣各所中小學,與學校領導、老師共同商議建立“英烈中隊(班)”的相關事宜。汪清縣第四小學四年級二班成為汪清縣第一個被授予“童長榮中隊”稱號的班級,班里的42名同學在班主任的倡議下,紛紛寫下決心書。“我要向童長榮烈士學習,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如今,汪清全縣已建立起42個以抗日英烈名字命名的“英烈中隊(班)”。此外,汪清縣關工委會同縣人武部和縣教育局成立了汪清縣首批國防教育少年兒童宣講團和宣講梯隊,每年國家法定節日開展宣講活動。
14年來,金春燮深入機關、軍營、中小學和企事業單位,義務開展愛國主義教育80多場,編纂《汪清英烈傳》等40余本、100多萬字抗聯書籍資料,協調修建英烈紀念碑,建設烈士英名墻,汪清縣抗日戰爭紀念館、汪清縣百年歷史紀念館等已成為汪清縣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要陣地。
“時代楷?!薄叭珖P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吉林省第五屆道德模范”“吉林好人2015年度人物”……盡管獲得很多榮譽,退休后的金春燮仍然發揮余熱,依舊將心血傾注在傳承抗戰精神的工作中。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30日 10 版)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這是9月10日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安田村拍攝的水稻。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這是9月10日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安田村拍攝的水稻。
帶著這個問題,“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團隊走進農業大省吉林調研采訪,探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金扁擔”。吉林省是農業大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三農”工作作出的明確指示。
從秦嶺山脈到大小興安嶺,從橫斷山區到長白山脈,都有我的親戚。而我,現在還是個“菌寶寶”,正在長白山腳下一處叫作汪清桃源小木耳產業園的車間里成長著,你可以叫我的乳名“脆脆”。
產業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一個地方要發展,就必須有產業的支撐。為幫助貧困人口脫貧摘帽,徹底過上好日子,隸屬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汪清縣因地制宜,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木耳產業,為當地百姓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門路。
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代表性傳承人金明春。作為朝鮮族農樂舞第四代傳承人的金明春先后組織了2支隸屬于縣文化館的象帽舞藝術團,分別為專業表演隊“汪清縣象帽舞藝術團”和原生態表演隊“老年農樂舞(象帽舞)表演隊”。
在吉林省汪清縣小汪清抗日游擊根據地遺址,金春燮向參觀者介紹抗戰歷史?!拔逡弧奔倨趧偨Y束,金春燮就來到了全縣第一個被授予“童長榮中隊”稱號的汪清縣第四小學四年級二班,在祖國下一代的心田里播撒紅色火種。
題:豐碑永鐫赤子心——記長期堅持為抗日英烈樹碑立傳的退役軍人金春燮 ” 抗戰遺址要保護,英烈墓地要修繕,英雄事跡要整理,金春燮一缺人手,二少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