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30日22:40 來源:北京青年報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北京等22省份首批簽訂《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責任書》。
責任書提出,省級人民政府從2019年起到2023年,在本省份2018年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的基礎上,力爭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下降0.5%以上,近視率高于全國總體平均水平的省份每年下降1%以上。責任書要求切實落實中小學、幼兒園減輕過重學業負擔,保障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時間,確保中小學生在校時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
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上月聯合召開的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暨推進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視頻會議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指出,要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近視干預工作,以增加戶外活動、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減輕學業負擔等為主要措施,指導學校和家長實施近視綜合干預。要加強和規范近視醫療服務,強化近視篩查和早期發現,提高近視矯正醫療服務水平。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強調,要持續開展體質健康調研監測,協同攻堅校醫配備等難題。
首批簽訂責任書的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江蘇、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海南、重慶、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其中天津已經針對未成年人近視問題推出六大防護工程,分別是視力健康教育促進工程、陽光體育運動促進工程、實施減輕過重學業負擔工程、實施教室光環境達標工程、實施視力健康綜合干預工程和家校聯動工程。其中,天津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記者 雷嘉)
戶外活動顯著減少、疫情防控期間就醫不便影響矯治、家長看護和監督不到位等因素,也導致了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的攀升。福建省三明市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等納入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將學校年度學生總體近視率、新發近視率作為學校和幼兒園綜合評選評估的重要指標。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9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體育課作業加上去,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掌握運動的技能。
“今年秋季學期處于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特殊時期。王登峰強調,要“一校一策”制定完善校園突發疫情處置預案,做好應急演練,一旦發現疫情,第一時間隔離、第一時間報告,把影響降到最低。
由于線上教學需要孩子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產生較大負擔,一些商家遂開始炒作電子產品的“藍光危害”,宣傳推銷能“預防近視、保護視力”的防藍光眼鏡、防藍光貼膜等產品。多位專家指出,醫學上暫時還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防藍光眼鏡等產品在防控近視方面能夠起到顯著效果。
而在中國,學業壓力大、缺少戶外活動、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整體防控意識低等因素被眼科專家認為是導致近視高發的主要因素。2019年10月,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又組織制定并印發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指導科學規范開展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技術能力。
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考察調研時,對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說:“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讓青少年“野蠻”一點、健康成長,全社會都要重視起來、行動起來,共同呵護一雙雙明亮眼睛,共同培育好民族的未來和希望。
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考察調研時,對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說:“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讓青少年“野蠻”一點、健康成長,全社會都要重視起來、行動起來,共同呵護一雙雙明亮眼睛,共同培育好民族的未來和希望。
此次發布會專門為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教育教師培訓中心、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教育活動中心、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宣傳活動中心和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干預中心授牌,為市級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專家組代表頒發了聘書。
目前,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已經與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和新疆建設兵團簽訂責任書,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責任書還強調,要將將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省級行政區域地方政府績效考核。
責任書明確,省級人民政府從2019年起到2023年,在本省份2018年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的基礎上,力爭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下降0.5%以上,近視率高于全國總體平均水平的省份每年下降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