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5日07:32 來源:北京青年報
日前,北京市衛健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醫保局聯合印發《北京市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今明兩年在本市朝陽區、海淀區、昌平區、大興區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政策。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方案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五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鼓勵其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同時,診所服務價格實行自主定價。
鼓勵將診所納入醫聯體建設
根據方案,在今年9月底前,各試點區不對診所設置進行規劃限制,將診所準入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管理。市和試點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對申請備案的診所進行審核,從重點審核設備設施等硬件調整為注重對醫師資質和能力的審核,在診所(不含中醫診所)執業的醫師要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
方案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五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鼓勵符合條件的全科醫師,或加注全科醫師執業范圍的專科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全科診所。
方案明確,各試點區衛生健康委在建設區域醫聯體過程中,根據診所意愿,將其納入醫聯體建設。2020年3月底前,各試點區納入轄區醫聯體范圍的診所應不少于一家,并在診所和合作醫療機構之間建立雙向轉診制度。各專科醫聯體牽頭單位要結合實際,將診所納入成員單位范圍,幫助其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鼓勵醫聯體內二級以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中心等機構,與診所建立協作關系。
方案還支持診所向規模化、集團化發展。鼓勵不同專科醫師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成立適宜規模的合伙制醫生集團,舉辦專科醫師聯合診所。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連鎖化、集團化診所,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和服務模式。
鼓勵診所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方案鼓勵各試點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符合條件的診所納入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醫療機構范圍,通過提供個性化簽約服務,滿足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2020年6月底前,各試點區衛生健康委應至少確定一家診所,將其納入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醫療機構范圍。各試點區要加強對診所提供簽約服務質量的評估。試點方案還明確,鼓勵各試點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導診所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為促進診所全職醫師職業發展,全職在診所執業的醫師申報高級職稱時,可按照本市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有關政策執行。建立體現診所全職醫師職業屬性和崗位特點的職稱分類評價標準,外語成績不作為申報條件,對論文、科研等不作硬性規定,側重評價其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護理、康復等臨床工作能力和服務質量。
診所醫療服務實行自主定價
根據試點方案,診所提供醫療服務的價格實行自主定價。同時,要建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動態管理機制等。在監管方面,方案要求診所建立信息系統記錄診療信息,并按照本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規定及標準要求報送和上傳診療信息。各試點區衛生健康委要將診所納入醫療質量控制體系。
醫療保障部門要加強對納入醫保定點診所的監督管理,對虛構醫療服務等惡意騙取醫保基金的,應當解除醫保協議。完善診所處罰信息和不良行為記錄機制,將不良記錄信息記入信息化平臺,與診所設置人、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負責人信息相關聯,并與信用系統聯通,作為有關部門開展聯合懲戒的依據。
方案還要求,診所要采取各種措施保障醫療質量安全,包括加強醫療技術和醫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藥物等。此外,診所還要加強醫患溝通,尊重患者知情權,保護患者隱私。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記者從國家衛健委獲悉,近日,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醫保局共同制定了《關于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簡稱《意見》),以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動診所健康發展。鼓勵試點城市將診所開辦狀況作為診所主要負責人個人誠信記錄納入個人誠信體系,建立聯合懲戒長效機制。
日前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制定了《關于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意見》還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
我國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截至2018年底,全國經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已達30.9萬人,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上升到2.2人。” 曾益新認為,強化激勵,全面提升全科崗位吸引力,是解決全科醫生隊伍短缺問題的治本之策。
曾益新分析,按照2030年每萬名城鄉居民擁有5名全科醫生的長期目標,目前還有近40萬人的人才缺口。” 曾益新認為,強化激勵,全面提升全科崗位吸引力,是解決全科醫生隊伍短缺問題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