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7日12:06 來源:映象網
你有沒有發現?
在鄭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穿著漢服
衣袂飄飄,環佩叮當
充滿自信
漢服消費正在迅速從小眾圈層走向大眾化
尤其是在一些中國的傳統節日里
元宵節、中秋節、七夕節、端午節……
漢服的出現頻率更高
暫且不論
這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舉
還是年輕人的張揚個性
我們都可以感知到這個時代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這個七夕節,映象網編輯部的姑娘們
便穿起了美麗的漢服,刺繡、插花……
而這
才是女兒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七夕,不是“情人節”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浪漫代表,牛郎織女的故事纏綿悱惻,感人至深。
而七夕也漸漸演變成了“中國情人節”!但事實上,七夕并不是中國傳統上的情人節。
七夕主要是一個乞巧許愿的節日,相當于一個大型女子祈福節日。
而真正傳統意義上的情人節應該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或者是上巳節。
元宵燈會大家都知道,男男女女在燈火闌珊處相遇,或秉燭,或提燈,驀然回首,一眼萬年。
而上巳節, 在農歷三月初三這日,這是中國的情人節,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男女相會,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情人節”。
上巳節記載于《詩經》中,比西方情人節早了1000年。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更將其搖曳綺麗之風情烘至高處。
在古代,包括春分、花朝、春社、清明、上巳等等在內的春天節日,除了其特有的與農事、祭祀有關的儀式內容之外,無一不是風情搖曳的愛情節日。
說到底,萬物盛開、搖蕩性靈的春天才是滋生愛情的季節。
而今,三月三情人節的風俗在中國文化中漸漸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愛、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觴的雅趣,至今蕩然無存。
只剩一個本是女兒該過的“女兒節”變成了商業味道十足的情人節。
有誰還記得七夕本就是女兒家乞巧的節日呀?
七夕,本是“女兒節”
《孔雀東南飛》中云:“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初七,是古代女子相聚嬉戲的日子。
為什么?因為按照陰陽術數之說,單數屬陽,七月初七是陽月陽日相重的日子,這被古人認為是陽氣大盛的,需要有陰氣來調和補充。
于是,便給了女子們在七月七參與游樂、祭祀、社交等各種社會活動的契機。
在七夕節的節俗活動中,織女是核心形象;而短暫脫離出日常生活、享受著同性小團體私密空間的女子們,自然就是節日里的絕對主角了。
所以,我們把七夕稱作為“女兒節”,是毫不過分的。
而另一真相,七夕不僅是女兒節,在秦初時,更是個“婚嫁禁忌日”!
因為在古人的觀念中,七夕對于婚嫁,并非一個吉利的日子,牛郎織女的坎坷愛情,也并沒有花好月圓的意味。
秦代占卜簡書《日書甲種》里就有關于“牛郎織女”為占的條目,“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
所以在古人心中,七夕這一天,對于愛情和婚嫁而言,是兇多吉少的“下下簽”,是抽不得的。
七夕,到底干啥好呢?
其實吧,七夕節的確挺古老的,也挺熱鬧的,算是個不小的節日,但是一直都沒有演化出“情人節”的內涵來過。
那么古人都在“七夕”這天干什么呢?
成書于宋代《夢粱錄》里專門有一條介紹“七夕”的內容▼
“七月七日,謂之"七夕節"。其日晚晡時,傾城兒童女子,不論貧富,皆著新衣。富貴之家,于高樓危榭,安排筵會,以賞節序,又于廣庭中設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銀小盒兒盛之,次早觀其網絲圓正,名曰"得巧"。內庭與貴宅皆塑賣"磨喝樂",又名"摩羅",孩兒悉以土木雕,更以造彩裝座,用碧紗罩籠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綠銷金桌衣圍護,或以金玉珠翠裝飾尤佳。又于數日前,以紅雞、果食、時新果品互相饋送。禁中意思蜜煎局亦以"鵲橋仙"故事,先以水蜜木瓜進入。市井兒童,手執新荷葉,效"摩羅"之狀。此東都流傳,至今不改,不知出何文記也。
從中可以看出七夕節的主角是兒童與女子。兒童自不必說,很難有什么節日他們不出來鬧騰的。而女性則是望月、乞巧。所以七夕節又名“乞巧節”。
可見宋代七夕節頗為盛大,“不論貧富,皆著新衣”顯示了對這一節慶的重視程度。
并且會售賣“磨喝樂”,這種東西大約可以想成公仔玩偶之類,頗有點今天日本女兒那種人偶的意思。
所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
七夕這天辣媽或者小姑娘會聚在一起轟趴,帶著孩子聊聊天,吃吃瓜,玩些投針、看蜘蛛結網的小游戲,在一起刺繡編織,玩玩布娃娃,到晚上了,一起賞月喝酒,對月許許愿。真是快樂的一天啊!
正如《乞巧歌》中所唱:“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
這才是,七夕正確打開方式
那么,看到這里估計大家也都知道了,七夕就是一個十足的女孩子過的節日。
在鄭州就有一群姑娘,她們穿上了美麗的漢服,在七夕節這天,在一個開滿鮮花的地方,手執繡繃,穿針引線,素手纖纖,撫花弄草。
刺繡
插花
過去的女兒家們,都希望自己心靈手巧。
所以每到七夕,姑娘們都要做各種奇巧小玩藝,向織女星乞求智巧。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祈禱之后,姑娘們還會互相贈送小工藝品,送上美好祝福。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后世。
七夕晚上對月穿針,針有雙孔、五孔、七孔、九孔之分,最先穿過者“得巧”。
目前能見最早記述此事的文字是東晉葛洪所著《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
七夕的內涵遠遠超越愛情,乞美,是對女性之美的熱情向往,乞巧,是對生活態度的細致追求,乞情,是對愛情姻緣的美麗期許。
無論哪一種,無不是對美好明天的向往。女孩子們在一起相聚的時光,也成為今后一份美好的回憶。
周杰倫在社交平臺曬出探班妻子昆凌工作的花絮,并在人群中遠遠地偷拍昆凌,不僅分享昆凌美照,還夸贊道:“誰這么美”,十分甜蜜。七夕情人節,周杰倫在社交平臺曬出一張與昆凌在天臺看日出的合照,并寫道:“祝大家七夕情人節快樂啊”。
29歲的潘女士說,結婚頒證的做法很好,領證結婚的儀式感需要加強。
8月27日,網友吳陽陽_發布了一段感人視頻。小男孩覺得自己送給媽媽的七夕節禮物很寒酸,便自己一個人蹲在墻角默默哭泣。媽媽一直安慰孩子,但小朋友依然很傷心。視頻最后,媽媽展示了孩子送的禮物,讓很多網友淚目。
8月25日,在中國情人節“七夕”當日,情侶們扎推電影院帶來超5億票房。美國福布斯雜志25日報道稱,中國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拿到了繼《星球大戰9》之后,首個全球單日票房冠軍。
大參考》記者來到了汴梁小宋城汴梁小宋城回應 開封汴梁小宋城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景區近日推出了1元嗨吃活動,參與活動的人很多,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過激行為。愛情,在每個人眼中各有不同,確實大家誰也說不清,但是彼此尊重,相互欣賞很重要,如果沒有這些,不管吃多貴的飯,都不會開心。
“一箭穿心” 浪漫七夕的硬核表白
8月25日(農歷七月初七),是2020年的七夕。這個傳統節日寄予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河南洛陽欒川雞冠洞景區,一場雞冠洞夢幻七夕鵲橋會,為游客演繹了夢幻古典的浪漫傳說。
8月25日,正值七夕佳節。映象網記者來到河南建業電影小鎮,在這里遇到了一場浪漫的求婚儀式。向女友求婚的男孩叫吳佳霖,今年28歲。
前段時間鄭爽因為在直播中情緒失控而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事情尚未平息,她原定在25日晚8點的直播活動也如約而來,大家都很期待她在這次直播中會有怎樣的表現。本次直播依然配備了兩位主持人幫忙,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有“前車之鑒”,工作人員直播之前就被拍到給鄭爽送花。
接下來四對不同年齡段的情侶、夫妻將為大家講述自己的愛情感悟看看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