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2日16:05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國家煤礦安監局昨天(21日)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煤炭產量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0.32億噸,增至2018年的36.8億噸,凈增114倍,煤炭供給由嚴重短缺轉變為產能總體富余、供需基本平衡。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煤炭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在煤炭產能大幅增加的同時,煤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通過整頓秩序、關井壓產、關閉破產、資源整合、兼并重組和落后產能淘汰退出,煤礦數量由1997年的8.2萬處左右,減少到目前的不到5700處,煤炭產業集中度大大提高,實現由多、小、散、亂向大基地、大集團、大煤礦的歷史性跨越。
與此同時,我國煤礦技術裝備水平也明顯提升。目前,我國年產1000萬噸的綜采設備、采煤機、液壓支架和運輸機等成套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8.8米超大采高智能綜采工作面成功應用,全國煤礦采煤、掘進機械化程度已分別達到78.5%、60.4%;已建成183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煤炭生產實現由手工作業向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歷史性跨越。全國煤礦實現事故總量、重特大事故、百萬噸死亡率“三個明顯下降”。
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和重要的工業原料。新中國成立70年來,煤炭工業作為重要的基礎產業,有力支撐了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近日,《河南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印發,河南將在9個領域開展為期三年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以期實現全省安全生產水平明顯提升。
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當今世界,解決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所有國家的共同目標。剛剛結束的“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充分展示了中國推進能源變革的決心和成效,中國正在持續引領全球清潔能源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題:滾石上山 攻堅克難——遼寧全面落實“三個推進”奮力開創振興發展新局面 曾經,鋼材價格持續在低位徘徊,讓帶領幾萬人的陳繼壯壓力巨大,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招妙棋使滿盤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