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5日22:0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南京8月25日電(記者陳席元)小學開學在即,不少家長想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提前學習小學內容。不過老師建議,比起知識儲備,能力上的準備更重要。家長應當放平心態,多給孩子正向激勵。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金宏敏老師告訴記者,“幼小銜接”其實包含了顯性和隱性兩個層面。“家長往往更關注顯性知識上的準備,而忽略了隱性行為習慣上的準備,而后者更加重要。”她建議,孩子入學前,家長要注意培養其社交、表達、生活自理以及專注傾聽四個方面的能力。
南京市拉薩路小學方興分校韓芳老師介紹,幼兒園教學以游戲活動為主,而小學課堂教學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邊聽邊思考,每節課能夠維持至少15分鐘的專注時間,建議家長通過親子共讀的形式進行訓練。“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讀完這本書大概需要15分鐘,這15分鐘里要做到專注,學會拒絕外界干擾。長此以往,孩子就可以養成一定的習慣。”韓老師說。
金宏敏老師表示,雖然一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但孩子放學后不能完全放松,要注意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好習慣。早期可以讓孩子當小老師,展示一天學習所得,激發孩子的成就感,后期可以逐漸放手讓孩子自主獨立學習。
此外,孩子上小學后,不少家長會產生比較心理。韓芳老師建議,要少提“別人家的孩子”,多給孩子正向激勵。低年級的學習重點在于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金宏敏老師強調:“學習是一場長跑,進入一年級只是長跑中的一小步,家長要放平心態,更多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與其處處搶跑,不如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