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0日10:4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教師節,是個感恩的時刻。
天地君親師,師之地位,在國人心中僅次于至親。諄諄如父,殷殷似友,國之棟梁,鄉之賢達,誰人無師,其恩若山!
近來,和教師相關的話題頗多,多半集中于城市,集中于所謂主流人群聚焦的所在。而在現代文明的霓虹很難照亮的鄉野,面對那些天真稚樸的留守兒童,有一大批甘于吃著粉筆灰的“孩子王”,卻常常被我們淡忘……
那么,在教師的節日里,請讓鄉村教師鄭重進入被關注的視野吧,他們值得肅然起敬,因他們的努力而燃起文明之光,哪怕僅僅一燈如豆,但有了他們的堅持,便有燃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可能。
眼下,脫貧攻堅戰如火如荼。決策層誓言,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不少國家級貧困縣紛傳脫貧捷報,很多掛職鄉村的黨員干部為了最后的脫貧殫精竭慮,這讓我們想起今年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明顯降低輟學率,繼續增加重點高校專項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人數,用好教育這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言外之意,不重視鄉村教育,貧困或將代際傳遞、卷土重來。
“治本之策”的直接執行人,就是鄉村教師。他們所傳遞的力量,他們為貧困舉起的文明燈火,才能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才能讓鄉村和城市相攜走進現代中國。眼下,在偏遠鄉村仍然存在一人多科的“全能”老師,這“全能”還意味著他們不光要管教育,在留守兒童體量龐大的今天,他們甚至不得不替代父母的角色,還要為鄉里鄉親排憂解難,為鄉村的發展出謀劃策——畢竟,他們是一些鄉村珍貴的“文化人”,他們是現代文明的象征。
西漢思想家董仲舒給漢武帝獻策,“立太學以教于國,設庠序以化于邑”——鄉村教育的根本,是“教化鄉邑”。陶行知也說,“學校是鄉村的中心,教師是學校和鄉村的靈魂,小而言之,全村的興衰;大而言之,全民族的命運都掌握在小學教員的手里”。
截止2018年底,全國共有鄉村教師290多萬人,其中中小學近250萬人,幼兒園42萬多人,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58.3%——這支隊伍,如何穩定數量提升質量?4年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已經接近驗收期: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脫貧與小康,關鍵看老鄉,薄弱環節和短板都在鄉村,在中西部老少邊窮島等邊遠貧困地區。習近平說,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事實上,鄉村教育之“利”,不僅在鄉村。城市基礎教育有條件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敞開大門,固然令人欣慰,但是,只有城鄉教育資源相對均等,城市的教育壓力、住房壓力、治安壓力才能相對減輕。當年輕父母飄在城里,祖孫們孤守于空蕩蕩的村落——這樣的空白,或有鄉村教師以及他們率領的誦讀聲,能在艱難時刻撐起鄉村的明天。
掌握著“全民族的命運”的鄉村教師,是一盞盞充滿希望的燈火,燭照鄉土文明的傳承。中國的鄉村不能失守,鄉村教育的燈火不能黯然,鄉村教師的尊嚴不能委頓。最近的好消息是,據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9》顯示,我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師資隊伍向好發展,八成師資表示愿意“留下”……
且讓我們為之喝彩,有了他們,我們對鄉村的未來充滿信心。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資料圖片 ▲昭通市貧困群眾在昭陽區工業園區的東莞電子企業數據線生產車間工作。目前,東莞結對幫扶昭通6縣區到廣東就業的貧困勞動力27748人,轉移到其他地區就業的貧困勞動力165440人。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當地養羊戶董紹碧為我們揭開了南江黃羊獲得“亞洲第一”美譽的秘密: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廣大群眾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是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臺階,是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出發點。
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將于本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痹诤幽鲜′鸷邮信R潁縣6個行政村近萬名群眾心中,臨潁縣公安局皇帝廟派出所指導員陳曉磐是他們最親近的人。
這些熱心的志愿者,都是“紅心志愿服務協會矛盾糾紛化解群”成員,其中有5名心理咨詢師,其余全是律師,具備很高的專業水平。王紅心喜歡這些“角色”,她的愿望是當好“勤務兵”,“群眾有難事兒,希望我都能幫上一把”。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教學改革是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關鍵,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展)”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江蘇省注重農村學校美育均衡發展,連云港市東??h的少兒版畫、南通市通州區的民間美術、鎮江市揚中市的剪紙藝術、揚州市邗江區的傳統手工藝、徐州市睢寧縣的兒童畫等,成為當地農村學校的美育特色。
2019年,景寧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0014元、20005元,同比增長8.8%、10.1%,縣域綜合實力在全國120個民族自治縣中位居前列。從景寧發展實踐看,一支干事創業、接續奮斗的黨員干部隊伍,是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采訪團走進石家莊市贊皇縣原村土布博物館。記者周國梁攝 近年來,在贊皇縣雪芹棉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和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贊皇縣1300多名農民過上了好日子,帶動了周圍6個鄉鎮17個村貧困婦女共同致富。
題:讓文明之花競相開放——多地全國文明單位掠影 “初心如磐,作為全國文明單位,我們將進一步弘揚浙江港航精神,一以貫之打造一流的業績,一流的隊伍,一流的文化,不斷譜寫浙江港航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