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7日16:16 來源:人民網
再破紀錄!
近日,全球首艘液化天然氣(LNG)動力集裝箱船在上海下水。
它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制造,將于明年上半年交付給法國達飛集團。
圖片來源:中新網
法國達飛集團CEO魯道夫·薩德驚嘆道:“這是世界上第一艘LNG動力的大型集裝箱船!”
法國達飛集團CEO魯道夫·薩德視頻截圖
該船是世界上第一艘如此大規模的LNG動力船。船身長400米,型寬61米,高78米。其甲板面積約等于四個標準足球場,可運載23000個標準的20英尺集裝箱,載重量近22萬噸。
與同類型燃油動力箱船相比,被譽為“綠巨人”的它,單個航次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20%,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85%,顆粒物、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9%。
看到這艘海上巨無霸,海外網友驚嘆道:“太酷了!”
“它不僅大,而且環保。祝賀中國!”
“中國太不可思議了,我希望我的國家也能有這些令人期待的事情!”
“很難有國家造出這樣的船。中國重行動而非空談。”
12月3日,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從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鄭州管理處獲悉:12月1日起,在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鄭州管理處中牟分輸站、薛店分輸聯絡站,來自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日均260萬標方的天然氣,實現從深圳LNG(液化天然氣)上載,下載到河南省。
又到了一年采暖季,進入11月以來,鄭州市每天的天然氣用量已從260萬方攀升到了480萬方。11月18日,從鄭州華潤燃氣傳出消息,目前該公司已經全部落實了鄭州市10.5億方燃氣需求,采暖用氣的“家底”足夠厚。
國家能源局昨天(4日)表示,全國煤炭產量已經恢復到常年同期水平,電力、油氣供應能力充裕,能源供給保障穩定。國家光伏領跑基地內蒙古達拉特旗沙漠光伏項目已經復工,光伏在建項目復工率達到40%,風電在建項目預計4月底之前全部復產。
近來,春運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全國鐵路、公路、航空都迎來客流高峰期。同日,太倉引航站引領船長283米的馬紹爾籍無動力LNG船“地中海能量”輪安全抵達揚子江海洋油氣裝備有限公司碼頭。
孟亞東分析認為,考慮價格承受力等因素,2019年采暖季國內天然氣市場整體需求據預測約在1450億立方米至1500億立方米之間,較2018年采暖季實際消費量增長約5%至8%。今年北方清潔取暖重點省份新增“煤改氣”用戶接近320萬戶,預計供暖季期間新增用氣需求超過38億立方米。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消息,近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LNG海上運輸安全保障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按照加強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的部署,切實做好LNG(液化天然氣)海上運輸特別是今冬明春北方地區海上運輸保障。
但日本、韓國等國家的造船企業對中國實行嚴格的技術封鎖,企圖壟斷該市場,國內LNG新船型研發困難重重。停不下來的宋煒,正帶領團隊攻克更多設計難點,為打造中國更高端LNG海工裝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