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8日15:45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朦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今日22時6分,迎來寒露節氣
自此,告別了秋明空曠
白日漸漸幽晦,歸鴻急于南飛
秋殘如血的季節到了
“寒露”是深秋的節令
在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出現“寒”字
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
“寒露”則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
寒露過后
清晨秋霧漸起、黃昏溫度驟降
“草木榮華滋碩之時”漸成往事
所以深秋又被稱為“窮秋”
沿著秦嶺淮河一線
向兩邊看去
北方白云紅葉,秋色斑斕
南方梧桐遍地,秋韻正濃
京城秋風颯颯,黃櫨葉紅
香山紅葉如霞似錦
氣候宜人可登高一覽秋色
江南一帶作別炎熱
魚兒也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游去
為過冬覓食,儲存能量
成為人們最適合釣魚的時節
有“秋釣邊”之說
秋收秋種此時也進入高潮
棉花產區趁天晴抓緊采收
華北地區則加快播種小麥
在南方稻區
人們還需防范“寒露風”
寒露時節菊花盛開
為除秋燥
局地有飲“菊花酒”的習俗
又因與農歷九月重陽相近
這一習俗與登高賞菊一起
漸漸移至重陽節
俗話說
“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
進入寒露后
要特別注意保暖
秋天腹瀉多發
還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今天也是國慶長假后第一個工作日
游子背上行囊
目送雁鳥,揮手流螢
作別故土,暫離親友
一頭扎進遠方的寒
伸手觸摸葉尖的露
鄉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
飄泊方千里,離悲復幾重
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
延頸遙天末,如聞故國鐘
唐代詩人錢起
似乎也有同感
遙望家鄉直至其凝縮為天邊一點
耳畔傳來的似是故土上暮鼓之聲
感秋傷懷的思緒漸漸蔓延
元代的王寂則有另一番體會
這首回文詩
正反讀來音諧意順
倒也是頗有秋趣
碧空寒露松枝滴,滴枝松露寒空碧。
山遠抱溪灣,灣溪抱遠山。
竹疏橫岸曲,曲岸橫疏竹。
寒鷺宿平灘,灘平宿鷺寒。
這就是寒露
雖然自然界中的生物
草木零落,眾物蟄伏
但詩意生活樂趣不減
朝飲花露,夜臥松下
這就是寒露
雖然溫度在持續滑落
蘆荻輕飛,秋濃夜涼
但你我情誼未曾更改
圍坐食蟹,暖酒暢敘
天雖涼,情愈暖
向你愛的人道一句
天寒露重
望君珍重
寒露過后,中原大地秋景如畫。在盧氏縣文峪鄉大石河村,漫山遍野紅葉簇簇,形成色彩斑斕的美景。聶金鋒攝
10月8日,白鷺在廣西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萬畝藕田上空飛舞。時值寒露節氣,大批鷺鳥在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萬畝藕田里覓食、嬉戲。時值寒露節氣,大批鷺鳥在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萬畝藕田里覓食、嬉戲。
“近期,我們突出抓好早稻搶收和中晚稻搶插,持續推進生豬生產恢復,努力保障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良好。今年秋糧播種面積穩定在12.8億畝,目前長勢良好,再奪豐收有基礎,但還要過洪澇災害、夏伏旱、“寒露風”、早霜、病蟲害等多個關口。
記者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隨著“寒露”節氣的到來,河南秋收基本結束,麥播將全面展開。據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介紹,目前,河南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加之近期大部分地區出現降雨天氣,改善了土壤墑情,為小麥播種提供了有利條件。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二十四節有先后,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清末同治、光緒年間,蘇州著名彈詞藝人馬如飛,還新穎別致地用節氣和戲劇名稱編寫一首《節氣歌彈詞》進行演唱,深受廣大聽眾歡迎。這首彈詞匠心獨運,不僅文詞典雅,巧嵌節氣、戲名,而且與當時物候絲絲入扣,渾然一體,聞者無不叫絕。
本報訊假期結束,工作開始,秋天更深,涼意更濃。和假期的晴好天氣不同的是,工作一開始,便遇到一輪不太均勻但很清冷的陰雨天氣。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四節氣悄然已來到了第十七個——寒露。今天寒露,露意更涼,即將凝結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