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19:37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央宣傳部等6部委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開展了“最美奮斗者”學習宣傳活動。活動在今年6月中旬啟動以來,經各地區各部門遴選推薦、群眾網上投票、組委會集中審議等程序,產生了300名“最美奮斗者”,涵蓋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涌現的忠誠于黨、報效祖國、扎根基層、服務人民的英雄模范,是永載史冊、彪炳千秋的“群英會”。下面我們就接著帶您認識這些“最美奮斗者”。
最美奮斗者 航天科技“神舟”團隊
“神舟”團隊肩負我國全部載人航天器研制設計的重要使命,是黨和國家創新發展載人航天的主力軍和國家隊,平均年齡33歲。
從立項至今的27年時間里,“神舟”團隊取得了包括神舟飛船、目標飛行器、空間實驗室等共計15個載人航天器連戰連捷的優異成績,實現我國載人飛行、太空出艙、交會對接、在軌補加等多項核心技術“零”的突破,孕育了“四個特別”的載人航天精神和“祖國利益至上、勇攀科技高峰、零疑點零缺陷、團隊同舟共濟”的神舟文化。“神舟”團隊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最美奮斗者 蘭輝(1965 - 2013)
蘭輝,生前系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副縣長。
參加工作近30年來,他始終把黨的事業和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他強忍失去3位親人的悲痛,始終戰斗在搶險救災、災后恢復重建一線。蘭輝任副縣長以來,堅持深入一線,平均每天行車200多公里,即使生病住院動手術也不丟下工作,生命最后一刻還奮戰在交通建設和防汛現場。2013年5月他因公殉職,年僅48歲。蘭輝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最美奮斗者 張劼
張劼,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一大隊教導員。
2016年1月5日,一犯罪嫌疑人揚言要引爆家中準備的多個汽油桶和液化氣罐,與全樓居民同歸于盡。接到警情后張劼臨危不懼,毅然第一個沖入房間,奮力將正在打開汽油桶和液化氣罐的犯罪嫌疑人撲倒在地。由于泄漏的汽油和液化氣爆燃,他面部及全身30%面積深二度燒傷,經6次手術才脫離生命危險。他以血肉之軀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用生命價值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張劼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最美奮斗者 陳清洲
陳清洲,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集美分局指揮情報中心教導員。
從事交警工作期間,他創新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推行“亮燈”工程,使轄區道路交通秩序明顯好轉。他始終一心為民、熱心公益,竭盡全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運用新媒體渠道幫助找回失蹤人員300余名。陳清洲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
最美奮斗者 庫爾班·尼亞孜
庫爾班·尼亞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什縣前進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校長。
他敢為人先,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在2003年拿出家中所有積蓄60余萬元,創辦前進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并挨家挨戶動員鄉親們送孩子學習國家通用語言,用教育改變貧窮落后面貌。他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摸索教學方法,積極開設國學課堂,組織學生背誦古詩詞、唱京劇、練書法等,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對新疆國家通用語言教育發展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為增進民族團結作出了積極貢獻,被譽為“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庫爾班·尼亞孜榮獲改革先鋒稱號。
最美奮斗者 譚千秋(1957 - 2008)
譚千秋,生前系四川省綿竹市東汽中學學生工作處主任,四川省特級教師。
1982年1月,他畢業分配到了四川綿竹東方汽輪機廠工作,先后在東方汽輪機廠的職工大學和東汽中學任教。他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愛學生,被同事們稱為“最疼愛學生的老師”。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中他將4名學生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身體蓋著學生。被找到時,他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但仍將學生死死地護在身下,4名學生因此得救。譚千秋被追授為全國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抗震救災英雄。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最美奮斗者 許振超
許振超,山東省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部固機高級經理。
他干一行、愛一行,練就了“一鉤準”“一鉤凈”“無聲響操作”等絕活,是踐行工匠精神的優秀代表。他帶領團隊先后八次刷新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創造享譽全球的“振超效率”,是新時期中國產業工人的楷模。許振超是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曾任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榮獲改革先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最美奮斗者 包起帆
包起帆,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裁。
他帶領團隊主動創新,研發新型抓斗及工藝系統,推進港口裝卸機械化。他參與開辟上海港首條內貿標準集裝箱航線,建設我國首座集裝箱自動化無人堆場,他積極推進我國首套散礦裝卸設備系統的研發,領銜制定集裝箱-RFID貨運標簽系統國際標準。包起帆榮獲改革先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連續五屆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多次榮獲國家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在安徽省滁州市永樂小學天文科技館內,小學生登上模擬神舟飛船體驗了一回登月之旅。新華社發 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
多年來,她先后無償組織1306人前往廣東省務工,其中貧困戶家庭人員521人,累計幫助貧困群眾創收112萬元,幫助27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增收、實現脫貧。新華社發(吳凡 攝) 國家稅務總局亳州市稅務局干部劉雙燕也是一位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標兵”。
9月27日下午,由河南省藝術品行業協會主辦、鄭州瑞光創意工廠文創園承辦的“迎國慶《共和國脊梁肖像展》走進藝術瑞光”活動在瑞光藝術空間內隆重開幕,來自省會文化界、藝術界、收藏界以及新聞媒體的15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 此次畫展展期至10月27日,并向市民開放,讓市民在聆聽英雄事跡,學習英雄精神,銘記英雄功績的同時,感受藝術的魅力。
89年前的今天,日軍羅織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次日侵占沈陽,東三省陸續淪陷。“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拂去歲月的積塵,一個民族傷疤似乎至今仍在滲出血絲。不忘來路,是為了更好砥礪前行;知史明志,激發實現中國夢的無窮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科學家精神的豐富內涵和當代價值,發出了尊敬科學家、弘揚科學家精神,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的動員令。我國擁有數量眾多的科技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的過程,就是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過程,就是攻堅拔寨、一往無前的過程,就是夢圓今朝、造福百姓的過程。
近年,一款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命名的“天眼”牌香煙上市。“天眼”球面射電望遠鏡問世,曾是科學界引以為傲的重大成果,“天眼”也成為天文領域里的一個專有名詞。
7月31日上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參研參建的400多家單位、30余萬名科研人員合奏了一曲大聯合、大團結、大協作的交響曲,孕育了“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
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開啟了我國航天事業的新篇章。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嫦娥一號完成了繞月探測的目標,嫦娥三號實現了落月與巡視勘察。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短短的一句話道出了大國重器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分量。央視網《聯播+》特梳理習近平總書記對重大工程的寄語,與您一起感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堅實步伐。
7月1日是香港回歸23周年。2003年,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抗擊肺炎。2008年,香港市民踴躍為四川汶川災區捐款。2012年,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訪問香港。香港是中國的香港,我們是血脈相連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