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17:02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今天的最美奮斗者,我們首先來了解激勵青年投身科學的楷模陳景潤。陳景潤在逆境中潛心學習,忘我鉆研,取得解析數論研究領域多項重大成果。1973年在《中國科學》發表“1+2”詳細證明,引起世界巨大轟動,被公認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是篩法理論的光輝頂點,國際數學界稱之為“陳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陳景潤,生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1933年生于福建。1742年,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提出數學界的著名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陳景潤也向這顆皇冠上的明珠發起了沖擊。他不顧重病纏身,每天點著煤油燈,趴在用磚頭支撐的鋪板上進行演算推導。1973年,《中國科學》發表了“1+2”詳細證明,引起世界轟動,這一結果被公認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國際數學界稱之為“陳氏定理”。陳景潤的事跡在1978年以后被廣為傳頌,對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之風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讓一大批青年學子深受鼓舞,堅定了科學報國的決心。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 張平:1978年之后,社會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氣,對每一個人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我們這些從事科學研究的人。
陳景潤妻子 由昆:可以說先生的“1+2”的成果是用生命換來的,先生做完了以后,各個國家的優秀數學家也一直在前赴后繼地在做這個工作。但是至今還沒有人跨越,就可想而知它的難度。
1996年,年僅63歲的陳景潤逝世。他為科學事業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獻是:捐贈遺體供醫院解剖。陳景潤的先進事跡和奮斗精神,激勵著一代代青年發憤圖強,勇攀科學高峰。
福建省“最美奮斗者”推薦人選
” 在央視五四晚會的科學精神課里,出現了由五位大學生詮釋的五位科學大師——竺可楨、李四光、鄧稼先、陳景潤和師昌緒。比如,他和其他幾位院士聯名,向國家建議成立中國工程院;2000年前后,又向國家建議組建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國家納米工程中心。
改革開放40年先鋒人物,我們來了解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的探索者林毅夫和激勵青年勇攀科學高峰的典范陳景潤。2008年5月,林毅夫赴任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成為擔此要職的發展中國家第一人,他提出的新結構經濟學理論幫助許多欠發達國家成功實現經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