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31日16:16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隨著全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中國各地企業工廠陸續復工,民眾消費趨勢日漸回升,中國正迎來戰“疫”勝利的曙光??挂哌^程中,中國經濟展現的韌性和發展潛力,引發外媒的關注與討論。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發表文章《中國營商積極性正在恢復》。文章稱,新冠肺炎疫情不僅不會摧毀中國經濟,還會提高其國際地位。中國為銀行“降準”,使其能夠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為支持疫情嚴重地區的中小企業,政府臨時推出了延期支付電費的政策。國家還準備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其結果是,中國的營商積極性正在恢復。中國供應鏈所需要的一切,國家完全可以保障。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刊文《中國將是第一個擺脫經濟放緩的國家》。文章稱,無論從政策、宏觀經濟因素還是某些行業的強勁程度來看,有許多理由可以相信,與其他任何地方相比,中國市場的前景都具有吸引力。報道援引摩根大通經濟學家的觀點稱:“如果我們判斷正確,中國將是第一個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也是第一個擺脫由疫情引起的經濟放緩的國家?!?/p>
全球領先法律服務企業埃貝公司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美國已有超3600家企業在今年申請破產保護,同比增長26%。據美國彭博新聞社數據顯示,自3月初美國多州實施封鎖和“居家令”以來,疫情導致至少148家企業破產。
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家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在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的特殊背景下,中國如何重振經濟,消弭疫情影響備受世界矚目。
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2%,展現穩健態勢,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張濤告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中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以實現更加可持續的增長,因此增速放緩是非常合理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的發展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堅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努力實現三者有機統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新任總裁格奧爾基耶娃17日在IMF秋季年會上表示,解決當前貿易爭端、建設更完善的貿易體系對世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當地時間10月1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新任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IMF秋季年會上表示,解決當前貿易爭端、建設更完善的貿易體系對世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中國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經濟增速繼續下降,白宮方面立刻做出反應,通過推特強調美國的關稅對想為避開關稅而離開中國的那些公司產生了重大影響,并且宣稱“數千家公司正在離開(中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2019年春季年會期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財政事務部主任維托爾·加斯帕爾接受了央視記者獨家專訪。他還表示,當前中國積極運用財政政策助力經濟轉型是合理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幫助經濟平穩過度。
關于主要大國的地緣政治風險管控能力,《報告》認為,國際社會特別是主要大國之間的政策協調和風險管控能力是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重要變量。如果主要經濟體經濟出現衰退,則有可能對阿根廷、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等E11國家經濟帶來較大的沖擊。
3月1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采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答記者問。
3月1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去年,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放松貨幣條件,中國還加大了減稅降費的力度,今年中國表示將進一步放寬貨幣條件,將進一步減稅降費,還要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