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31日19:59 來源:大河網
中央組織部3月30日在京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組織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出具體安排。
“天地轉,光陰迫”,距離脫貧攻堅考試結束的“鈴聲”已不到300天。船到中游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脫貧攻堅越是行進到愈進愈難、愈進愈險、非進不可的沖刺關鍵時刻,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發揮好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引領作用。為此,各級組織部門應善于發揮部門職能作用,高質量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凝聚組織力量,確保實現穩定脫貧和可持續發展,不讓一個貧困群眾、一個地區掉隊。
把責任鏈條擰得更緊,增強攻堅定力。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脫貧攻堅的任務更重、要求更高、時間更緊迫。各級組織部門唯有將層層責任鏈條擰得緊之又緊,才能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應進一步強化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政治擔當意識,堅定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決心。
把擔當肩膀煉得更硬,提升攻堅能力。“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脫貧攻堅是場硬仗,打到后面,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更加考驗責任擔當之能。各級組織部門應善于在脫貧攻堅火線考察、識別、選拔、歷練黨員干部,選優配強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把“最會打仗的人”用在脫貧攻堅急難險重崗位上,打造一支支敢打硬仗、能打大仗、善打持久仗的“脫貧攻堅尖刀隊”。同時,注重優化基層黨組織的能力,通過抓實抓牢抓細基層工作,真正讓基層強起來、基礎實起來、重心穩起來,從而讓每一個黨支部成為引領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堅強堡壘。
把作風生態轉得更優,凝聚攻堅合力。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若不擔當不作為,就脫不了貧;若作風飄浮、落實不力、失職瀆職,就脫不好貧。所以,不能停頓、不得大意,不可松懈、不容厭戰,必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杜絕搞數字脫貧和虛假脫貧。各級組織部門要打好組合拳,促使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發揚連續作戰、實干實效的優良作風,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幫扶力度,充分激活黨組織的強大戰斗力、黨員的先鋒影響力、典型的脫貧帶動力、機制的創新引導力,讓各種力量最終凝聚成磅礴的攻堅合力。
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只要我們持之以恒高質量推進這項工程,實現持續增強攻堅定力、提升攻堅能力、凝聚攻堅合力,定能讓黨建活力充分釋放為強大戰貧攻堅力,徹底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周理平)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組織路線為政治路線服務,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嚴守政治紀律,更加堅決地服從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2020年12月3日上午,河南高發公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商丘分公司黨委書記周斌,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李有才,副總經理周子恩,4位總經理助理及各基層單位的黨政一把手共計40余人在商丘木蘭收費站召開黨建工作現場觀摩會。
講政治的原則要求必須貫徹到黨的一切工作中,經濟工作也不例外。而且,講政治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不講政治就不可能真正抓好經濟。近些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如收入差距拉大、少數黨員干部貪污腐敗、生態環境問題嚴峻等,都與一些黨員、干部弱化甚至放棄了講政治密切相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處理好基層黨組織與多元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是實踐黨的宗旨的重要陣地,是展現黨的形象和作風的旗幟。“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抓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都不可放松。”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是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政治保證。
河南省鄭州市隴海北三街118號院建成33年,頭頂電線雜亂似蛛網,院里雜物落滿灰,下水道一個月堵兩三回。隴海北三街片區改造項目成立臨時黨委,下設5個黨組織,分別對應隴三社區、共建單位、職能部門、施工單位、監督單位,逐戶上門,多方協同。
?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各項工作面臨挑戰,黨建工作也不例外。
張家口市橋東區緊扣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配合街道、社區積極實施“紅色引擎工程”, 讓社區軟硬件環境不斷提升。目前,張家口市橋東區已經實現了全區192個小區的“紅色物業”全覆蓋,2020年啟動實施15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小區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居民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為了把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變為服務群眾的“最美零距離”,承德市雙橋區開展實施“紅網覆蓋”工程,建立700多個黨建工作網格,選派3500余名網格員,吸納186個市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進駐社區“大黨委”發揮作用。依托“網格黨建”的探索和創新,承德雙橋區走出一條共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創新探索之路。
潤州區韋崗街道位于鎮江市西郊,距市中心約15公里,下轄1個村,17個村民小組。充分整合轄區黨員、熱心村民、共建單位志愿者力量,200余名黨員志愿者全部“入網進格”,為網格注入更多“紅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