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9日16:16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武漢4月19日電 千方百計幫助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武漢對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復市支持政策再加力度。18日,武漢出臺《關于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及時拿出“真金白銀”為企業商戶“解渴”“輸血”,從階段減免稅費、降低要素成本、提供資金紓困、優化服務保障等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徑幫助個體工商戶克服疫情影響,提升渡過難關的信心和能力。
個體工商戶是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武漢市市場主體中占比近6成。截至去年底,全市130萬市場主體中個體工商戶為73.9萬戶。此前,武漢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發改委,財政、人社、商務、稅務、人行等部門,出臺對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扶持意見。新出臺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礎上延伸拓展,對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支持力度更大、精準度更高、受益面更廣。
復工復產無需批準,持續經營更加便捷
《政策措施》規定,個體工商戶無需批準即可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同時要求,加大行政服務力度,大力推行“網上辦”,開辟審批服務事項綠色服務通道,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依法對個體經營者豁免登記;疫情防控期間,各類證照登記事項發生變化不能及時辦理的,順延有效期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
同時,實施審慎包容性執法,延長個體工商戶年報時間至2020年12月31日,對因受疫情影響暫時失聯的個體工商戶,2020年9月30日前暫不列入異常名錄。個體經營者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處罰。
《政策措施》還要求,依托“12345”政務服務熱線和武漢城市留言板問題反映平臺,受理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及紓困訴求;工商聯、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商會、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幫扶化解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難題。
設立200億元定向紓困資金,用工有補貼貨運有優惠
《政策措施》加大了金融紓困力度。將設立200億元貸款額度的定向紓困資金,對于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金融機構向個體工商戶發放的優惠貸款,給予貼息;引導鼓勵金融機構比照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政策延伸至個體工商戶;設立政府性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資金,為個體工商戶融資提供增信支持。個體工商戶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款,向銀行提出申請認定后,一定期限內的貸款和欠款可以不作逾期記錄報送。
在保障個體工商戶用工和物流需求方面,《政策措施》規定,2020年2月10日至12月31日期間,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推薦勞動者到個體工商戶就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職業介紹)補貼;疫情防控期間,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到2020年底,在原優惠政策基礎上,對二類ETC貨車給予應交通行費22%的優惠,對三類ETC貨車給予應交通行費14%的優惠;2020年6月30日前,鐵路保價、集裝箱延期使用、貨車滯留等費用減半收取。
減免租金、稅收,減免和緩繳社保費用
在減免租金方面,《政策措施》規定,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個體工商戶,3個月房租免收、6個月房租減半;引導市場租賃雙方協商解決合理分擔因疫情防控導致的租金成本,鼓勵非國有資產出租人為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疫情防控期間為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的大型商務樓宇、商場、市場和產業園區等出租方,當年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可申請減免。
稅收減免方面,自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對武漢市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受疫情影響的個體工商戶,疫情損失情況經過合理測算后報經同意,定額減免2020年度應納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個體工商戶在疫情防控期間,運輸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
在社保費用減免和緩繳方面,免征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的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征收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的醫療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此外,個體工商戶可在年內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受疫情影響無法及時辦理參保登記的個體工商戶,在疫情結束后3個月內完成補辦手續的按規定享受相關待遇。
保障水電氣供應,減免檢驗檢測等費用
在保障個體經營中的水電氣供應方面,《政策措施》規定,2020年1月至6月,對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需的用電、用氣、用水等,實行“欠費不停供”措施,疫情結束后3個月內補繳緩繳的各項費用,免收滯納金。疫情期間,商貿流通、餐飲食品、旅游住宿、交通運輸等行業個體工商戶水、電、氣價格參照相關規定按優惠政策執行。
《政策措施》規定,在疫情防控期間,對武漢市個體工商戶停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費、計量器具檢定費、污水處理費。市屬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法人性質的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認證認可機構,減免個體工商戶疫情期間的相關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費用。
此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個體工商戶,依法緩交、減交仲裁費用和減免公證費用。(金雨蒙 武嚴)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今天(30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暖企穩企利好政策的實施,國內需求逐步激活,市場信心加快恢復。高技術產業企業增長顯著,住宿和餐飲業、教育業持續恢復、降幅收窄。
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隨著暖企穩企利好政策的實施,市場信心加快恢復。前三季度,我國日均新設企業2.2萬戶,日均凈增1.2萬戶;日均新設市場主體6.7萬戶,日均凈增3.9萬戶。市場監管總局將創新服務手段,通過市場準入領域的各項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進我國市場主體數量持續攀升,不斷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動能,提升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能力。
記者佘穎報道:市場監管總局10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隨著暖企穩企利好政策的實施,國內需求逐步激活,市場信心加快恢復。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高技術產業企業顯著增長,住宿和餐飲業、教育業持續恢復,降幅收窄。
7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人民團體負責同志,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港澳臺資企業、個體工商戶代表等參加座談會。
“加”——充實復工復產隊伍 在六安市舒城縣杭埠工業園區,記者見到園區入口處貼著兩張顯眼的招工啟事,上面顯示安徽精卓光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優先招聘作業員、檢驗員、儲備技術員。了解到這一情況,舒城縣委、縣政府立即行動,構建政府幫招工作機制,將園區重點企業招工任務分解到各鄉鎮。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最近剛剛帶領團隊完成了關于“激活中小企業,暢通經濟‘雙循環’”的調研報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 劉尚希:按照中央提出的雙循環的這種新發展格局,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提升我們自主發展的能力,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截至今年7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0.8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0.62%—這是今年以來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成績單。近年來,銀保監會在資金端、內部考核、風險管理、盡職免責等方面出臺一系列差異化監管激勵政策和引導措施,解決惜貸、懼貸問題。
記者商瑞、通訊員孫曉斌報道:今年以來,天津市稅務局推出“一企一策”“非接觸式辦稅”等服務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據統計,今年1月份至7月份,天津稅務部門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5.5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30.8億元;2019年年中出臺政策在今年翹尾新增減稅降費84.7億元。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大多數個體工商戶面臨客源減少、成本上升、資金緊張等困難。對此,稅務部門著眼個體工商戶的難點堵點痛點,以更直接的優惠政策、更有效的幫扶措施,助力“小店經濟”重煥生機。
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從“小店”到“大廠”,從制造業到服務業,從內貿企業到出口企業,減稅降費紅利正在各行各業加速釋放。減稅降費政策有序有力落地,不僅紓解了企業經營困難,而且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尤其體現在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了企業發展后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