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4日19:3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響徹全球的《東方紅》樂曲,宣告中國從此進入了太空時代,開啟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紀元。
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和“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4月23日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并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強國建設向廣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載人航天、衛星通信、火箭技術等多個領域全面開花,“北斗”指路、“天宮”覽勝、“墨子”傳信、“嫦娥”問月……中國航天碩果累累,令國人備感自豪。
2020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到2019年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嫦娥四號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導航全球組網進入沖刺期。這些成就凝結著新時代奮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中國風采、中國力量。
△2019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
“偉大事業都始于夢想”“偉大事業都基于創新”“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干”,習近平的殷殷囑托,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進方向。
偉大事業都始于夢想。夢想是激發活力的源泉。
2016年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設立“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只有不斷創新,中華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來?!?/p>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實施航空航天重大工程,推動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全面發展,推動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著航天強國的目標穩步邁進。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號航天員成功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2016年9月25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落成啟用;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2019年12月16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標志著北斗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千萬雙手,托舉航天。中國航天事業的背后,是無數個人“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斗,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高級顧問龍樂豪,率領團隊成功研制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火箭,耄耋之年依然堅守航天第一線;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姜杰,將自己的絕大部分時間都用于研討方案、參加試驗,甚至“都沒有時間去生病”;技術工人魏文舉,在火箭發射出現故障的危急關頭,兩次沖進殘存劇毒燃料的火箭貯箱排除故障,壯烈犧牲。
一代代航天人視祖國的航天事業為生命,將“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鐫刻在浩瀚的太空。
夢想的力量,奮斗的歷程,創造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奇跡。嫦娥探月、北斗組網,火箭飛天、衛星遨游……當前,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探索浩瀚宇宙的偉大事業更加行穩致遠,航天夢想實現的腳步越來越近。
未來,我們有更多的夢想和期待,中國航天必將書寫新的篇章。
監制丨王姍姍 張鷗 閆博
制片人丨興來 吳璇 申珅
編輯丨陸明明 楊彩云 張亞楠
視覺丨王煥琴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革命文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與改革中創造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拔覀兌荚谕凰掖稀?,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天天學習福州繁華鬧市中,靜立著一座古樸的院落。這里是林覺民在《與妻書》中回憶到的“楊橋巷故居”,也是冰心在《我的故鄉》中用細膩筆觸描繪的令她魂牽夢繞的“父母之鄉”。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為主題的第三個全國“憲法宣傳周”在各地同步展開。建立憲法宣誓制度,設立國家憲法日;國歌法、國旗法、國徽法等,以國家立法形式,落實了憲法規定的關于國家象征和標志的重要制度;
“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全民普法的頭等大事。”唐一軍表示,目前正值“七五”普法收官、“八五”普法規劃謀劃之際,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將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貫徹與普法緊密結合起來,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重逾千鈞
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12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接見全體會議代表,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大家致以誠摯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