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4日21:03 來源:千龍網
“小木耳、大產業。” 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了解當地脫貧攻堅情況。在村培訓中心,習近平總書記為當地的柞水木耳點贊:“小木耳,大產業。”
決戰脫貧攻堅,黨員干部要守住初心,提升政治意識建設,當好為民辦實事的“貼心人”。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密切聯系群眾還是脫離群眾,是否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不僅是情感問題,更是政治本色問題。 “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清朝康熙年間,知縣高以永任尚且如此,新時代黨員干部更應該牢固樹立正確的群眾觀、權力觀,切實做到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切實把服務工作做到群眾“家門口”。黨員干部要切實做到 “四下基層”,即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引導黨員干部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辦法,到群眾家門口去發現問題、化解矛盾、推動工作。黨員干部要突出抓好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的治理等等,促進從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小事、實事做起,讓群眾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身邊的變化。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感受群眾所感受的困難、體驗群眾所經歷的不便,把群眾的事情真正的放在自己的心上,多做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受益的事情,踏踏實實地為群眾排憂解難。讓廣大群眾從身邊能看到他們希望的、滿意的、高興的變化。
“貢藝既精苦,用心必公平。”切實把服務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現在,有的干部抱怨為群眾辦事挺苦挺累,群眾卻不買賬的現象。那是因為黨員干部沒有真正從群眾所思所想出發,群眾就會有情緒、有抵觸。把服務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堅持從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入手,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到群眾利益無小事,切實做到“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用千方百計、真心誠意、不遺余力辦好事、解難事贏得了群眾滿意。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為。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牢記 “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的黨員干部行為準則,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正把人民群眾期盼的事情變成干部要干的事情,把干部在干的事情變成人民群眾贊成支持的事情,把干成的事情變成惠及人民群眾的事情,不搞自拉自唱的政績工程,不搞嘩眾取寵的形象工程。
“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切實把服務工作做到“日常中”。勤政為民,必須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黨員干部要切實在日常的點滴積累和平常的持續用力上下功夫,對搞“運動式”、刮“一陣風”,抓一陣緩一陣、緊一陣松一陣的方式說“不”。要深入到一些“死角”地帶,發現影響群眾生活比較突出的問題,要堅持不懈加以整改。黨員干部一定要以提升群眾福祉為目的,切實做到常態化、長效化,堅決避免應付式、突擊式,真正做到與群眾息息相關的環境天天清清爽爽、處處干凈整潔、時時亮麗動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這個宗旨要落實在行動中,應該體現為全程全時為人民服務。黨員干部必須切實把功夫下在日常平常經常,既要立說立行、雷厲風行地“馬上辦”,更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地“釘釘子”,真正為廣大群眾創造更加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
(文/袁松)
“小木耳、大產業。” 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了解當地脫貧攻堅情況。在村培訓中心,習近平總書記為當地的柞水木耳點贊:“小木耳,大產業。”
決戰脫貧攻堅,黨員干部要守住初心,提升政治意識建設,當好為民辦實事的“貼心人”。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密切聯系群眾還是脫離群眾,是否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不僅是情感問題,更是政治本色問題。 “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清朝康熙年間,知縣高以永任尚且如此,新時代黨員干部更應該牢固樹立正確的群眾觀、權力觀,切實做到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切實把服務工作做到群眾“家門口”。黨員干部要切實做到 “四下基層”,即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引導黨員干部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辦法,到群眾家門口去發現問題、化解矛盾、推動工作。黨員干部要突出抓好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的治理等等,促進從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小事、實事做起,讓群眾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身邊的變化。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感受群眾所感受的困難、體驗群眾所經歷的不便,把群眾的事情真正的放在自己的心上,多做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受益的事情,踏踏實實地為群眾排憂解難。讓廣大群眾從身邊能看到他們希望的、滿意的、高興的變化。
“貢藝既精苦,用心必公平。”切實把服務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現在,有的干部抱怨為群眾辦事挺苦挺累,群眾卻不買賬的現象。那是因為黨員干部沒有真正從群眾所思所想出發,群眾就會有情緒、有抵觸。把服務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堅持從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入手,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到群眾利益無小事,切實做到“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用千方百計、真心誠意、不遺余力辦好事、解難事贏得了群眾滿意。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為。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牢記 “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的黨員干部行為準則,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正把人民群眾期盼的事情變成干部要干的事情,把干部在干的事情變成人民群眾贊成支持的事情,把干成的事情變成惠及人民群眾的事情,不搞自拉自唱的政績工程,不搞嘩眾取寵的形象工程。
“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切實把服務工作做到“日常中”。勤政為民,必須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黨員干部要切實在日常的點滴積累和平常的持續用力上下功夫,對搞“運動式”、刮“一陣風”,抓一陣緩一陣、緊一陣松一陣的方式說“不”。要深入到一些“死角”地帶,發現影響群眾生活比較突出的問題,要堅持不懈加以整改。黨員干部一定要以提升群眾福祉為目的,切實做到常態化、長效化,堅決避免應付式、突擊式,真正做到與群眾息息相關的環境天天清清爽爽、處處干凈整潔、時時亮麗動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這個宗旨要落實在行動中,應該體現為全程全時為人民服務。黨員干部必須切實把功夫下在日常平常經常,既要立說立行、雷厲風行地“馬上辦”,更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地“釘釘子”,真正為廣大群眾創造更加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
(文/袁松)責任編輯:王大治(QJ0026)
黨員干部在對待人民賦予的權力上始終要保持謙卑敬畏之心,走群眾路線。
?“看一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責任感一旦缺失,問責就必須跟上。在反腐熱劇《人民的名義》中,光明區區長孫連城成了“甩手掌柜”的典型。藝術來源于生活,可見責任沒有“空窗期”,在其位盡其責,容不得絲毫懈怠,甩手掌柜更是要不得。
?凡事不爭不搶,一切隨緣,網友們將這種流派稱為“佛系”。在這個工作生活負擔不斷加重、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的社會中,很難定義“佛系”文化的好壞。有人注重心靈,只要自己過得開心舒適就好;有人追求卓越,做的事一定要精益求精。
11月23日,銘記歷史、走向復興——全省縣處級以下黨員干部“四史”知識競賽現場競賽暨頒獎典禮在鄭州舉行。“四史”知識競賽活動自今年8月開展以來,全省26.8萬余名黨員干部積極參加,最終遴選出48人組成6支代表隊進行現場決賽。
時間:2020-11-25 09:15 字號: 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新形勢下,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要繼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
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正式宣布,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出列,這標志著,我國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我們相信只要上下始終充滿這股“心”力量,就必將創造出更加充實、更加精彩、更加壯麗的發展新篇章。
法治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和實現。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近年來,什邡市紀委監委按照《德陽市干部操辦婚喪喜慶等事宜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細化婚喪喜慶操辦規模和程序,嚴格執行報告制度
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高呼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從而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奮進新時代,黨員干部要用實際行動弘揚傳承抗美援朝精神,續寫新的發展奇跡。
“要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