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5日22:14 來源:天津日報
五四青年節是青年的節日,也是青春的節日。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全國青年:“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寄語,用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在奮斗中磨礪精彩青春。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長的先導。新時代中國青年應當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在思想上,必須明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信仰的“根”和“魂”,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就會動搖根基和失去靈魂。在理論上,必須徹底厘清馬克思主義同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區別,自覺明晰和抵制以歷史虛無主義為代表的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思潮。在實踐上,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并在實踐中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新時代中國青年應當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必須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真正搞清楚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個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既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又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自覺抵制以“共產主義虛無縹緲論”為代表的錯誤思想,堅信“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在腳踏實地中仰望星空。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牢牢站穩人民立場。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理論品格,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最根本的政治立場。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價只為了挽救更多生命,有力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生動展現了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中國共產黨作為百年大黨之所以風華正茂,黨的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前赴后繼充實黨的組織、傳承黨的精神。從歷史上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齡只有22歲的長征紅軍將士,到疫情防控中勇挑重擔的“80后”、“90后”中國青年,他們用奉獻和擔當,延承了中華民族越挫越勇的民族精神,塑造了歷經百年而永遠年輕的世界第一大政黨。作為我們黨新鮮血液和未來中堅力量的新時代中國青年,必須站穩人民立場,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作個人的奮斗目標,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個人行動的最高標準,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不斷練就過硬本領。青年是苦練本領、增長才干的黃金期。新時代中國青年必須練好“內功”,才能蓄滿青春能量、擔當時代重任。提升政治本領。新時代中國青年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統一起來,自覺聽黨話,堅定跟黨走,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升專業能力。“學如弓弩,才如箭鏃”,當今時代是一個知識更新快、傳播快的時代。新時代中國青年面臨日新月異的社會,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始終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永遠保持昂揚向上的學習熱情,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時代發展,在不斷學習中積累專業知識,在勤奮學習中掌握真才實學。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于投身強國偉業。新時代是青年大有作為、奮發努力的時代。青年成長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之路必然布滿荊棘。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要靠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英勇奮斗來實現。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新時代中國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贏得了黨和人民高度贊譽。新時代是強起來的時代,強國征程中國青年將全程參與,個人的奮斗與歷史的進程一致或共鳴,是一件幸運的事。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當此關頭,新時代中國青年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
(作者:王雪超 為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師范大學基地研究員、2020年天津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習近平同志強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
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既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也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日新月異的中國,從來不缺振奮人心、提振士氣的好消息。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是心頭的關切,也是腳下的實踐。從“愿景”到“實景”的美妙變化,也為時代記錄著一方水土的奮斗場景,就此砥礪著更加長遠的壯美征程。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而奮斗者永不止步。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
人民幸福是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要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推進廠務公開,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習近平:越是面對挑戰,我們越是要遵循歷史前進邏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呼應人民群眾期待,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秉持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不斷取得輝煌成就,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及時對黨和人民事業面臨的形勢作出科學的戰略判斷。針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在戰略上應多措并舉,有效應對。
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全社會要崇尚勞動、見賢思齊,加大對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宣傳力度,講好勞模故事、講好勞動故事、講好工匠故事,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
如此高規格隆重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彰顯了黨中央對勞動者的禮贊,也給予勞動者無上光榮。弘揚勞模精神,禮贊勞動者的同時,也要營造尊重勞模、愛護勞模、崇尚勞動的社會氛圍,為他們排憂解難,優化評選培育機制、厚植勞模成長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