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3日08:58 來源:猛犸新聞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張曉冬
40多歲的淅川男子孫國紅是一名奇石收藏愛好者,收藏各種各樣的石頭,尤其是收藏的經過藝術加工的奇石令人驚嘆不已。
5月10日,孫先生家中,為了讓慕名而來的朋友一飽眼福,他將自己花費近二十年時間收集來的近百盤“石頭美食”擺滿一桌,里邊有燒雞、瓜果、蔬菜、花生、餃子、月餅點心等不計其數,近百盤用石頭雕刻的“美食”讓人一飽眼福,其逼真程度可以以假亂真。
大家拿起任何一種“美食”盡管讓人垂涎欲滴但卻沒人敢嘗。用現場一位觀賞者的話說是只能看,不敢吃,因為咯牙。在孫先生的家里枕頭下,被子下,床邊柜上,到處是擺放的石頭。
據孫先生介紹,自己平時就喜歡奇石收藏,有事沒事兒就喜歡到布滿河道的河床上溜達,每當得到一塊兒自認為不錯的石頭就會愛不釋手,晚上睡覺不摸個石頭睡不著。
據孫先生妻子王女士介紹,他對石頭比對我還好,愛人剛開始總抱怨丈夫愛石頭勝過愛自己,并數落他不務正業。可后來,看到丈夫通過收集石頭結交了許多朋友,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好,她對丈夫也慢慢的改變了看法。
全文摘編如下: 今年早些時候,82歲的斯蒂芬·奧斯汀在TikTok上成為明星,因為他上傳了一段自己在得克薩斯州沃思堡附近老年公寓中自己做飯的視頻。” 德國健身愛好者、現年80歲的埃麗卡·里施科在TikTok上受到追捧,因為她發布了自己做平板支撐以及與81歲的丈夫表演舞蹈動作的視頻。
“治大國如烹小鮮”,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治國理政經驗。在基層治理中,用好“烹小鮮”匠心,才能筑牢“基層治理”之魂,才能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才能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基。精心搭配“烹飪菜肴”,讓基層治理深植實踐溫暖人心。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相信這道理從開蒙之際,就伴隨每個學生成長。《方案》指出,要在綠色學校創建的大框架下,制定具體管理制度和辦法,構建學校餐飲節約立體式、全方位制度體系。
5.接觸生魚肉的容器、案板、刀具、水池和包裝等,都要妥善處理,避免污染 如果只有一個水池,那么建議先洗蔬果,后洗魚肉。在日常處理、食用食品的過程中需注意衛生,生熟案板分開,加工前后洗手,生食熟食不能交叉混用。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石淙鎮的廚師在龍蝦狂歡節現場烹制小龍蝦。在烹飪小龍蝦的時候,高溫烹飪消滅寄生蟲;口味上不要過辣,一次性不宜吃得過多,以減少對腸胃的刺激,尤其是腸胃功能不全的人更要慎食。織紋螺尾部較尖、細長,外殼顏色為紫褐色或紅黃色,螺肉為淡黃色。
為指導餐飲服務單位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保障餐飲食品安全,山東省近日發布《餐飲業分餐制設計實施指南》,積極推廣分餐制,采用“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取”等方式提供分餐服務。
近日,抖音發布了一份全民戰疫居家烹飪大數據。數據顯示,1月24日至3月9日間,抖音最火的自制美食前三位,分別是“電飯煲蛋糕”、“涼皮”、“油條”。此外,包括“貓耳朵”、“糖糕”、“披薩”、“肉夾饃”、“奶茶”、“雞蛋灌餅”和“雙皮奶”等也入圍了前十榜單。
作為西安市餐飲協會委派來的陜西美食后援團,他們三人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其中有兩名中國烹飪大師、一名陜西烹飪大師,堪稱最強美食陣容。:“前方醫護人員上一線抗擊疫情,陜西餐飲人也要用行動抗疫,用家鄉的美食為醫護人員暖胃減壓。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信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編輯:張昊
如果你喜歡探索美食,又對川菜鐘愛有加,你一定聽說過一本暢銷書《魚翅與花椒》。《紐約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英中時報》22日報道稱,《川菜食譜》(The Food of Sichuan)是扶霞第一本書,于2001年在英國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