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0日12:51 來源:經濟日報
6月2日以來,廣西中北部、廣東中部和南部沿海、貴州南部、湖南中東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等地累計降雨量100毫米至300毫米。據水利部門監測,受降雨影響,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貴州、云南共計8?。▍^)11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截至6月9日14時,南方洪澇災害造成廣西、貴州、廣東、江西、湖南、福建等11省份262.7萬人次受災,22.8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300余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45.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0.4億元。
對此,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和廣東、廣西水利部門通過調度龍灘、巖灘、百色等骨干水庫,攔蓄洪水16.5億立方米,最大限度減輕西江中下游防洪壓力;通過實施賀江水庫群聯合調度,將賀江中下游10年一遇洪水削減為5年一遇。截至9日20時,西江干流梧州站水位緩落至20.30米,超警1.80米;北江石角站水位漲至9.32米,低于警戒水位。
氣象部門分析稱,今年入汛以來,受弱厄爾尼諾事件影響,我國氣候波動大,天氣氣候形勢復雜,天氣氣候形勢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入汛時間早、主汛期暴雨過程多。華南3月25日入汛,比常年偏早12天,江南6月1日入梅,比常年偏早7天。入汛后,我國先后出現9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尤其是5月17日夏季風爆發進入主汛期后,暴雨過程明顯偏多,而且落區重疊;二是降水極端性強。入汛以來我國共有120個縣市日降水量突破當月歷史極值,其中廣西陽朔和富川突破歷史極值。5月20日至22日廣東短時雨強大,東莞3小時最大雨量達351毫米,破歷史紀錄;三是降水區域分布不均,階段性氣象干旱明顯。目前西北東部、華北西北部、黃淮南部、江淮大部、江漢等地有中到重度氣象干旱,其中河南南部、安徽中西部、湖北東北部等地氣象干旱嚴重;四是高溫時間早,強度大。5月1日至9日,我國中東部出現1961年以來最早高溫天氣過程,比常年值(6月19日)偏早49天,35℃及以上的高溫面積達74.8萬平方公里(5月3日),554站次日最高氣溫突破當月歷史極值。
據氣象部門預測,12日起,我國東部主雨帶將北抬至長江中下游地區附近。屆時廣東等地雨勢會明顯減弱,但主雨帶西段仍盤踞在廣西北部、貴州等地。預計12日至17日,廣西西北部、貴州及江淮、江南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國家防總對南方強降雨防范和搶險救災工作高度重視,7日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赴廣西指導地方開展防汛工作。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多次組織水利、氣象部門和有關省區市研判雨情汛情災情發展態勢,安排階段性防汛工作;三次下發通知,有針對性地部署江河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城市內澇等災害防范工作,協調指導地方重點加強中小河流堤防、水庫巡查防守和山洪災害防御工作,有效防范應對重大險情災情,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水利部在前期派出工作組基礎上,加派2個工作組分赴廣東、廣西,協助指導地方開展水庫、堤防險情處置工作。同時,廣東、廣西水利部門認真做好水利工程調度和洪水預報預警工作,廣東省水利廳向山洪災害防御責任人發送山洪預警信息4624條;全省水利系統發布水情信息200余份、水情預警短信4.8萬余條。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發布暴雨和洪水防御警報21期,發布山洪災害風險預警16期。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表示,將做好汛期防災減災氣象服務,做好重點流域防汛氣象服務以及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防災減災氣象服務,進一步強化大江大河、中小河流流域雨情監測預警,強化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城市易澇點的氣象監測預警,并加強部門合作和應急聯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常理 吉蕾蕾 郭靜原)
今年6月以來,受淮河流域主雨帶南北擺動影響,我省降雨過程多、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累計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淮河流域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洪水。6月8日以后,淮河流域出現多次強降水過程,信陽地區多座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發生旱澇急轉,信陽大部洪澇災害嚴重,白露河、史灌河超保證水位,王家壩時隔13年開閘泄洪。
(徐前)據云南省氣象局消息,受低渦切變影響,預計6月13至15日云南省自東向西將出現一次強降雨過程,全省大部有望全面進入雨季,氣象干旱將得到有效緩解。進入雨季后重點關注強對流天氣不利影響、局地強降水帶來山洪地質災害。
今天,信陽地區及駐馬店地區南部陰天有陣雨、雷陣雨, 局部中到大雨;其它地區多云,傍晚到夜里,河南北部部分地區有陣雨、雷陣雨。好消息是未來一周鄭州還有新一輪的降雨天會越來越涼快這個溫度下降的曲線,看得我心花怒放
但看到天上的太陽 天旱已久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作業共同作用下 11日將迎來全省普降大范圍喜雨 6月11日08時至12日08時
6月7日,根據對全省106處自動固定墑情監測站及212處移動墑情站資料分析,我省清豐縣、濟源市、三門峽市、靈寶市、淅川縣、唐河縣、汝南縣、汝州市、商丘市等54個監測站土壤相對濕度為41%~50%,為中度干旱。
中央氣象臺預計,6月8日白天,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南部、吉林中西部、遼寧西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山東中西部、河南中東部和北部、湖北北部等地最高氣溫35~36℃。高溫也導致了大氣污染問題,根據《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近年來中國臭氧污染問題逐步顯現,臭氧已成為影響夏季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
本月底前,全國大部雨水稀少,僅西南地區、吉林一帶有降水,多地將迎來升溫浪潮,初夏感撲面而來。明天,西藏東北部、青海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小雪或雨夾雪;西南地區大部、吉林大部、廣西北部、廣東西南部沿海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四川南部局地有大雨。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等部門和單位對2020年2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經核定,2月份,我國自然災害以低溫冷凍和雪災、風雹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地震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今天(25日),強冷空氣繼續南下影響我國,降溫重心將出現在江南至華南一帶,局地降幅10℃以上。26日08時至27日08時,新疆阿勒泰地區及南疆西部山區、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青海南部、西藏西部、甘肅中南部、江漢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西藏西南部局地有大雪(5~9毫米)。
(記者丁怡婷、吳秋余)財政部、應急管理部7日向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重慶7省(區、市)下撥中央救災資金4.18億元,其中用于支持幫助受災地區抗旱減災工作2.5億元,用于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工作1.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