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5日18:40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新德里電視臺(NDTV)援引印度亞洲國際新聞通訊社消息稱,兩名印度駐巴基斯坦高級專員署官員當地時間15日早晨“失蹤”。
《今日印度》消息稱,“失蹤”的兩名官員此前在伊斯蘭堡執行任務,但他們沒能抵達目的地就“失蹤”了。
據報道,印度已經向巴基斯坦政府提出抗議。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兩名“失蹤”官員的身份,各家印媒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今日印度》稱這兩人為“工作人員”(staffer),都是印度中央工業安全部隊(CISF)的司機”,《印度時報》和NDTV則稱兩人為“官員”(official),但印度電視臺表示“其中一人是CISF司機,另一人為印度駐巴高級專員署官員”。
在報道這起失蹤案件時,《印度時報》、NDTV等多家印媒還都提到了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印度外交部5月31日曾發表聲明,宣布巴基斯坦駐印度高級專員署兩名官員為“不受歡迎的人”,并要求他們于24小時內離境。聲明說,這兩名巴基斯坦外交官“因從事間諜活動”被印度執法部門逮捕。
另外,截至發稿,尚未看到有巴基斯坦媒體報道此事,也未看到該國政府做出任何回應。
據彭博社報道,當地時間8月21日,一些美國的微信用戶向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稱特朗普針對微信的行政令侵犯了他們的言論自由權利,違背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印度時報》近日報道指出,美國的微信“禁令”可能不僅傷害中國,還會傷害很多在美人士。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自中印邊境對峙并發生暴力沖突以來,印度加強了與中國接壤的西部邊境地區軍事存在,來自印媒的最新消息顯示,印度政府有意沿整個實控線繼續增兵。中印邊境對峙后,各類具有歧視色彩的壁壘性政策更是層出不窮,嚴重惡化了在印中資企業的營商環境、打擊了他們的投資信心。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莫然】中印邊境對峙以來,印度不斷出臺針對中國企業和投資的歧視性政策,近期更有愈演愈烈之勢。該消息人士還透露,由于此次對峙造成的影響還在發酵,所以“印度政府短期內不太可能放松對中國的經濟攻勢”。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路透社6日援引3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印度政府正在根據此前制定的外國直接投資審查新規,對約50項涉及中國的投資提案進行評估。除此之外,印度《經濟時報》此前報道稱,印度還計劃對來自中國(包括香港)所有針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提高審查力度。
與中國在加勒萬河谷發生沖突后,印度頻頻出招,出臺一系列反華措施,包括禁用50多款中國手機應用、禁止中資企業參與印度道路建設項目等。路透社3日報道稱,印度電力部最近也出來“蹚渾水”,宣布印度公司將需要政府許可才能從中國進口供電設備和組件。
與中國在加勒萬河谷發生沖突后,印度頻頻出招,出臺一系列反華措施,包括禁用50多款中國手機應用、禁止中資企業參與印度道路建設項目等。路透社3日報道稱,印度電力部最近也出來“蹚渾水”,宣布印度公司將需要政府許可才能從中國進口供電設備和組件。
印度的一場“致命婚禮”連日來成為世界媒體的熱點。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的首席醫療官喬杜里1日表示,“到目前為止,參加婚禮或葬禮的111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近期,印度蓄意挑釁導致中印邊境爆發沖突后,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抵制中國企業和“中國制造”的聲音也日漸喧囂。印度《金融快報》網頁報道截圖 印度《金融快報》6月21日報道稱,盡管印度全國范圍內的“反華情緒”不斷蔓延,但抵制中國貨是不可行的。
參考消息網6月23日報道外媒稱,從全球范圍來看,近幾天新增感染病例大幅增長,第二波疫情在一些國家出現。韓國疾病管理本部高級官員鄭銀敬說,她認為首爾及其周邊地區已經處于第二波疫情,第一波疫情則發生于2月和3月之間。
新德里消息:據印度衛生部門15日上午公布的數據,印度新增3967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全國累計已達81970例,其中死亡病例有2649例。從地區看,馬哈拉施特拉邦依舊是印度病例數最多的一個邦,但是南部泰米爾納德邦已超過古吉拉特邦,成為印度疫情第二嚴重的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