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8日10: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998年,建成中國梯田化模范縣之后,莊浪縣推進梯田大縣向產業強縣轉變,不斷在梯田里調整產業結構,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梯田產業畫卷。
莊浪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踏上莊浪大地,最讓人震驚的,是那層層梯田,如雕如塑,如詩如畫。映入滿眼的,是那濃郁的綠,一層層、一片片,綠得生意盎然。
要放在半個多世紀前,這個場景斷然不可想象。
莊浪曾是甘肅有名的“沒治縣”:全縣114萬畝耕地,有103萬畝分布在402個梁峁、2553條溝壑的“爛塌山”“滾牛洼”上。
隴中的黃土高坡,山高地陡,水土難留,每年都有1000萬噸泥沙流失。當地老百姓把田叫“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 “十山九坡頭,耕地滾了牛。” 麥子長得像馬毛,畝產很難達百斤,說的就是莊浪曾經的窘境。
貧瘠破碎的耕地,只能收獲饑餓和貧窮。莊浪也因此位列甘肅“苦瘠甲天下”的18個干旱縣之一,以“吃救濟糧,穿破衣裳”聞名。
土在人的心上留下疤,人在土的身上留下痕。
莊浪人說:“咱要給子孫把地修平哩!”
1964年秋末,莊浪人抱著這樣一個樸實的信念,5萬多精壯勞力上山下溝修梯田。
造田高潮時,10萬人馬戰梁峁。干部們在山上搭起窩棚盤起炕,鐵匠們在地頭架起爐子擺開砧,羊倌們圈好羊又提起馬燈去夜戰,學生娃放下書包也扛起了锨……
沉甸甸的背簍壓彎了莊浪人的腰,嘎嘎響的獨輪車磨破了莊浪人的手。
在這場重整山河的持久戰中,半個多世紀以來,僅整修農田林地一項,莊浪人累計移動土石方2.76億立方米,整修農田林地100多萬畝。
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量?有人曾換算過,如果壘成一米見方的長堤,足足可繞地球赤道6圈半。
難怪日本、以色列、美國等十多個國家的專家考察莊浪梯田后,連連地稱贊:“這是世界的奇跡!”莊浪人民在黃土高原上精心描繪了“一幅景色迷人的風景”!
莊浪人說:“咱要為了子孫把地綠化哩!”
穿行在莊浪縱橫的溝壑之間,眼之所及,望山山翠,望地地平,層巒疊翠的山間林海,裝扮出一個如詩如畫的美麗家園。
曾經家喻戶曉的鐵娘子隊隊長陳英自豪地說:“這是我們用汗珠子變出來的喲!”
半個多世紀,莊浪領導班子都不知換了多少屆,各級干部也不知來了又走多少撥,但“山河面貌不變,生態建設不止”已經成為共識,莊浪人進行著一場氣吞山河的生態建設接力賽。
在莊浪,流傳著一段關于種樹的民謠,“大人娃娃齊動員,兩頭不見天,夜里兩頓飯,洗鍋抹灶雞叫喚。”
稀罕綠色的莊浪人,從來不讓地撂荒著,修完梯田就種樹。在南湖鎮,種樹根本不用動員。鎮長孫煥說,每年一到植樹季節,背著樹苗、帶著饃的村民凌晨披星就匆匆上了山。等到收工下山,只能戴月往家趕。餓了,三塊石頭支起一口鍋,放上野菜、雜糧往里一扔就是飯。渴了,捧口山泉,抓把積雪當水喝。
莊浪人這種天不怕地不怕、誓叫荒山披綠裝的精神,持續傳承了幾十年。
曾經支離破碎的大地,硬是被改造成春染層層綠帶,夏滾波波麥浪,秋繪色彩斑斕,冬描黑白版畫,四季各異,神韻盡顯。
曾經貧瘠的黃土高坡,蓋上了生態的“被子”——全縣森林覆蓋率28.72%,城區綠地率30.4%,人均享有綠地11.4平方米。“沙棘戴梁峁,梯田繞山腰,林草穿溝底。”
曾經的“三跑田”,現在變成了“三保田”。曾飽受饑寒的莊浪人,再也不為吃穿犯愁了。
現在莊浪人想的是:“咱還要把口袋弄鼓哩!”
莊浪鄉村有句笑話:“假如黃土能賣成錢,老百姓不愁富不了。”這句話也側面道出,若僅靠生產糧食,腰包“票子”不會鼓。
百萬梯田成了名片,也成了資源。縣里領導一合計,謀劃打起了“梯田牌”:統籌發展生態林和經濟林,在荒山荒坡、溝道梁峁、城鄉面山區域建設生態林,在海拔1900米以下的梯田發展蘋果、核桃、山毛桃、大接杏等經濟林。
讓梁峁溝壑蓋“被子”,向綠水青山要票子。春天,桃花是風景,引來游人賞花和攝影;秋天,桃樹又是貧困群眾增收的致富樹。
莊浪縣自然資源局工程師柳仁強為記者算了一筆增收賬:一畝桃林產桃核200公斤,每公斤收購價8元錢,每畝桃林農民增收1600元錢。去年一年,全縣接待游客9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5億元。
年初傳來好消息:莊浪順利脫貧摘帽。從2014年到2019年的5年間,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574元增至6193元,累計脫貧3.13萬戶13.6萬人。
莊浪人的日子,越來越好!
綿延的青山與近處的果園融為一體,柏油馬路與小橋流水相映成趣,樓房巷道整齊潔凈……初冬的早晨,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在朝陽下揭開了美麗的面紗。沙洲村以前是羅霄山下遠近聞名的窮山村,年輕人爭著往經濟發達地區跑,留下“老少病殘”,發展主體嚴重缺位。
在訪談節目中透露,張天愛在14年前就做過張藝謀導演《滿城盡帶黃金甲》中鞏俐的光替。其中“光替”指的是燈光替身,即拍攝期間替男女主角走位,讓工作人員更好地確定現場用光的人員。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以此為縮影,今年國慶假期,全國多地紅色景區人氣高漲,人們在游覽中滋潤家國情懷、傳承紅色精神、汲取追夢動力。
新華社長沙9月20日電 題:堅守人民情懷,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習近平在湖南考察并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紀實 9月1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一到湖南,直接趕往沙洲瑤族村,首先考察了“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題:闖出新路子 展現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鼓舞信心激勵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題:闖出新路子 展現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鼓舞信心激勵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9月16日下午,正在湖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參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啟示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懂得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我們取得一切勝利的根本保證,是我們戰勝困難風險的根本保障。
更加重視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更加重視催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18日上午,習近平在聽取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匯報后,首先談到了發展。△汝城縣沙洲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黃飛(左)看望貧困戶。
從“半條被子”到小樹苗,總書記湖南之行講了這些金句
沙洲村村口前那條滁水河流淌了幾百年,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歡騰過。2016年10月21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情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