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1日12:56 來源:中國江西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7月1日,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99年篳路藍縷,99年光輝偉業。七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復旦大學回信中深情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必將再一次激勵起廣大共產黨員砥礪前行,永遠奮斗的豪情與決心。
行程萬里,初心永記。回望99年的風雨歷程,從南湖的紅船走來,到井岡山的烽煙四起,從新中國的成立,到“春天的故事”再到新時代的畫卷,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戰天斗地、可歌可泣的壯闊歷史?!盀橹袊嗣裰\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成為了一代代共產黨人不變的初心和使命。正是因為這份初心和使命,我們黨才能把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答案,書寫在“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滄桑巨變中,書寫于億萬人民的美好生活中。
依靠人民,奮斗不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深情地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近年來,共產黨人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譜寫了一曲曲披肝瀝膽、接續奮斗的歷史畫面, “蛟龍”潛水器下海、C919大飛機展翅翱翔、“悟空”探測衛星遨游太空……“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夢想早已成為了現實。再從深化改革、民生改善、脫貧攻堅及全面從嚴治黨等等一系列成就,我們看到,99年的春華秋實,是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奮斗歷史??梢哉f,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正是體現在這種“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奮斗目標之中。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一代人總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新長征路。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的千秋偉業,百年恰似風華正茂。當前,我們正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2020年,我們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面對常態化防疫與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我們依然任重道遠。這就要求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力以赴做好“六穩”“六?!惫ぷ魅蝿眨脤嶋H行動兌現“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我們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p>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永遠奮斗再譜華章。今天的中國是“青春之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無限光明的前景,只要我們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堅定跟黨走,就一定能夠揚奮斗之帆,創時代新輝煌!
文/何莉
2020年12月3日,黨中央決定,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奔走在危重病人身邊 疫情期間,張定宇帶領同事 誓死捍衛有疫情“風暴眼”之稱的
革命文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與改革中創造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拔覀兌荚谕凰掖稀保L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們不懼挑戰 也不畏險阻 “十三五”,發展的腳步 有目共睹 聽我數一數 出門不帶錢包叫作移動支付 北斗衛星讓你不再迷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向“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前排右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前排左二)、張定宇(前排右一)、陳薇(前排左一)頒授勛章獎章。
昔日,這里是長沙最大的城中村,如今,它已蛻變成人才聚集的文創高地。9月17日下午,瀏陽河畔,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V谷”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考察時指出:“文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
我們不懼挑戰 也不畏險阻 “十三五”,發展的腳步 有目共睹 聽我數一數 出門不帶錢包叫作移動支付 北斗衛星讓你不再迷路
2020年11月,記者來到陜西西鄉白龍塘鎮。這親切而熟悉的味道,開啟了我們尋訪甜蜜事業的一天……
2019年8月19日下午,敦煌莫高窟,參觀游覽的群眾激動地歡呼起來,正在甘肅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 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