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3日20:01 來源:江海明珠網
青春只有一次,該如何度過呢?在我們身邊,這些年輕的面孔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把最好的年華奉獻給國防事業,在軍營里淬煉最美青春。
趁年輕,去軍營。軍營是一個大熔爐,只有經過大熔爐的淬煉,才能鍛造出能堪大任的好鋼。前不久,2020江蘇優秀大學生官兵故事分享會在廣大學子中引起強烈共鳴。東南大學的劉居志、蘭州大學的王心語等5位“學生兵”以線上直播的形式為學弟學妹們做了一場特殊的征兵動員,訓練場上揮灑的汗水、執行任務時的驚心動魄、戰友間的純真情誼,都成為了青春的美好記憶,讓這些“后浪”心生向往,參軍報國正成為莘莘學子們不約而同的人生目標。
守疆場,有我們。國家安定是人民最大的幸福,保家衛國是青春最大的光榮。一年又一年,一批批大學生士兵在軍營中摸爬滾打、淬火鍛煉,為守邊戍疆、國泰民安持續貢獻著力量。上演真實版“紅海行動”的宋璽、在大漠海疆間縱橫馳騁的兩棲尖兵朱浩、全旅第一個義務兵多能炮手李國文……年輕的身影與報國的情懷、血染的風采一經融合,便化為青春最美的底色。近日,在火箭軍小哥哥霸氣演繹的“東風快遞版”《Mojito》里,我們看到了火箭軍小哥哥剛毅的眼神、矯健的身手、嫻熟的技能,這正是當代大學生士兵群體的生動寫照,他們正在踐行著“守疆場,有我們,祖國和人民請放心”的誓言,不斷延展著青春的價值內涵。
創未來,我能行。大學生承載著民族的夢想、人民的期望,是推動中華巨輪駛向光明彼岸的重要力量。不管是在疫情防控一線、脫貧攻堅戰場,還是抗洪救災現場、戍邊衛國疆場,大學生從來沒有缺席,也沒有退縮,越是艱苦危險,他們越是沖鋒在前、不懼生死?,F在,國家和人民需要廣大大學生投身軍營、建功立業,大學生們勇敢擔起肩上的責任,積極響應號召,接過學長們手中的鋼槍,正躊躇滿志,要在軍營中唱響“創未來、我能行”的青春之歌。
身后是母校,前方是軍營,大學生們即將邁向新的人生起點。相信這些青年才俊一定能在軍營里淬煉出最美的青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和希望!(林海澄 趙琪)
祖父和外祖父經常為兒孫講述他們經歷過的戰斗故事,勉勵后輩“好男兒志在四方,一定要立志報國。在葛立兵家的客廳里,三塊“光榮之家”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這三塊牌子分別來自父親、兒子和自己?!备鹆⒈f,他會讓愛國愛家的軍人情懷和家風家訓,在家里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一輛黑色轎車停在 火箭軍某部營區門口 當時執勤哨兵鄭熙潤
退役戰士李高偉走出營門 發現自己的妻兒 已經守候在大門外 帶著你的丈母娘來接你了。感謝祖國給我培養了 感謝祖國把你‘歸還’給 從軍16年
“軍民魚水情,歡樂進軍營”。8月28日下午,漯河共青團紅色文藝輕騎兵進基層慰問演出走進武警漯河支隊,為官兵們送上了一場精彩
8月31日,武警江西總隊某部直屬隊為即將走出軍營的12名滿服役期的老兵舉行軍營告別儀式,向老兵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熱烈的歡
伴隨著駝鈴聲,敬禮、握手、擁抱,2020年8月29日,駐守在帕米爾高原的武警新疆總隊某特戰支隊退伍老兵含淚告別朝夕相處的戰友,告別熟悉的營房,踏上新的征程。伴隨著駝鈴聲,敬禮、握手、擁抱,2020年8月29日,駐守在帕米爾高原的武警新疆總隊某特戰支隊退伍老兵含淚告別朝夕相處的戰友,告別熟悉的營房,踏上新的征程。
日前,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下發通知,就2020年大學生征兵工作作出部署。近年來,我國為鼓勵更多大學生投身綠色軍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由此有力助推了大學生入伍走上“快車道”。
她們,不讓須眉,抗洪大堤上的“最美姐姐團”。還有他們,犧牲小家,只為守護更多人的家園。記者:劉彬、彭菁、郭杰文、曹力、金劍、屈彥、陳嬙、劉勤兵、湯陽、白斌、姚子云、余剛、周磊、丁春雨、程濟安、姚羽
2019年7月25日,第75集團軍某特種作戰旅上等兵白莎跨越3000多公里,從祖國大陸最南端海南,到祖國北疆朱日和,參加陸軍“狙擊精英——2019”考核,與全陸軍的狙擊高手過招。原來,鄧州市人武部會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第22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一等功臣張光付的立功喜報送到家中。
七月盛夏烈日炎,八一戰旗旗幟展。歌聲嘹亮震蒼穹,威武之師永向前。在火紅的七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了建軍93周年。7月22日,由鄭州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客運段高鐵三隊黨總支和溫州車隊黨總支相約一行30余人,冒雨來到鄭州某部隊參觀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