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3日14:51 來源:央廣網河南分網
央廣網河南分網7月9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吳明 曹良剛)從商城縣城沿G220往北出發15公里就到了該縣河鳳橋鄉新橋村的商城縣鼎盛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這里的葡萄園日正式開園,前來采摘、觀光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
“從向總的朋友圈里知道葡萄園開園了,就立馬過來采摘。這里的葡萄酸甜可口,味道很好,我都在這里買兩三年了,算是回頭客了。”專程從鄰縣固始縣趕來采摘的游客呂娥一邊用剪刀剪下自己精心挑選的成串的葡萄,一邊微笑著說。不一會兒,呂娥及其同伴就采摘了滿滿一筐。
據了解,該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目前已流轉土地500余畝,主要種植草莓、桃子、葡萄、獼猴桃等水果,一年四季鮮果不斷。
“我們的葡萄有夏黑、醉金香、陽光玫瑰、藤稔、巨峰、長野等6個品種200余畝,目前上市的是早夏黑品種,最晚可以一直采摘到11月份。”向陽介紹說,該合作社全部實行人工除草,從不打農藥,所種植水果正在申請綠色食品認證。
據悉,目前該合作社已投資1000余萬元,園內使用最先進的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既節約了能源,又達到科學種植,提高產量,今年預計整個合作社年產值可達400萬元。
該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積極響應精準扶貧號召,通過技術指導、務工、土地流轉等方式先后吸收200余農戶加入合作社,年創造就業崗位8000余人次,幫助貧困農戶每戶每年平均增收1萬余元。
“正是看到該合作社良好的帶貧效果,我們將2018年至2019年第一書記扶貧資金共70萬元,融于該合作社,促進該合作社發展壯大的同時,村集體獲得7萬元的集體收益。”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駐新橋村第一書記馬晨輝介紹說。
據李合章介紹,該合作社下一步將改進種植技術,拓展銷售渠道,完善觀光功能,擴大種植面積,將采摘園打造成占地1000畝,集農業種植、觀光采摘、休閑餐飲、果農培訓等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
12月6日,農民在河北新河經濟開發區五里鋪村的溫室大棚里采摘火龍果。近年來,河北省新河縣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采取“合作社+農戶”、農業生態觀光采摘園等模式,引進火龍果、百香果等熱帶果品發展“南果北種”,助力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2017年,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郝永紅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申請了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在家里老房子的基礎上,建起3個大棚,發展蘑菇產業。” 圖為左家灣村村民在郝永紅的大棚內務工,制作菌棒,一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2020年11月29日,河南省尉氏縣邢莊鄉大廟楊村,一位村民在扶貧基地蘑菇大棚里采摘蘑菇。新華網發(李新義 攝) 2020年11月29日,河南省尉氏縣邢莊鄉大廟楊村的村民在位于本村的扶貧基地的蘑菇大棚里收摘蘑菇。
臨河區累計投入專項資金17.16萬元,為84戶21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新增基礎母羊408只、基礎母牛8頭、豬26口、雞177只進行獎補,戶均年增收1500元。聯豐村三組村民張慧琴利用自己院落里的2畝果園辦起了農家樂,農家樂年純收入7萬元,果蔬采摘收入1.4萬元,再加上20多畝土地流轉收入,年收入超過10萬元。
“大山打雷閃電了,爸爸在雨里跑……”幼兒園,一堂普通的親子課,老師讓小朋友講爸爸媽媽工作的樣子,這位小女孩的回答,讓老師哭了,小朋友們都哭了。女孩出生時,不在身邊的爸爸給了她這個名字,一聲“美淅”,足以詮釋她得到的,是最深沉最熱烈的父愛。
“大山打雷閃電了,爸爸在雨里跑……”幼兒園,一堂普通的親子課,老師讓小朋友講爸爸媽媽工作的樣子,這位小女孩的回答,讓老師哭了,小朋友們都哭了。女孩出生時,不在身邊的爸爸給了她這個名字,一聲“美淅”,足以詮釋她得到的,是最深沉最熱烈的父愛。
早飯后,番啟佐像往常一樣給自己沖泡了一杯咖啡,隨后扛著鋤頭來到咖啡地除草。“本來邀請我到現場,但咖啡豆快到采摘季了,為了保證品質,一刻也不敢耽誤。受訪者供圖 今年,番啟佐種植的精品咖啡豆經層層篩選,最終被認定為星巴克臻選咖啡豆,并代表云南咖啡進入進博會現場。
11月7日,在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包家鄉石佛村,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岳西翠蘭手工制茶技藝傳承人馮立彬在茶葉合作社介紹制茶工具。” 11月7日,在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包家鄉石佛村,村民陳幫貴在自家茶園查看茶樹長勢。
新疆和田:又到紅棗豐收時 11月8日,在位于和田地區和田縣的新疆紅棗(和田)批發交易市場,棗農在分揀紅棗。
11月5日,秭歸縣郭家壩鎮廟埡村村民在采摘枙子。近年來,該縣引導農民在山區發展枙子、當歸、柴胡等中藥材種植產業,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深秋時節,三峽庫區湖北省秭歸縣山區種植的中藥材枙子進入成熟收獲期,當地村民忙著采摘、轉運,一派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