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3日11:15 來源:映象網
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偉大奇跡,是中國革命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長征精神集中體現了黨和紅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全面展示,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長征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是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需要,是經受各種挑戰和考驗、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的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創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從紅軍踏出萬里長征第一步那天算起,如今已經過去86年。在86年的光輝歲月里,一代代中國人見證了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偉業,也創造了堪稱奇跡的偉大成就。
長征不僅是歷史篇章中最值得銘記的壯舉,更激勵著一代代人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偉大復興而奮斗。時代變了,但我們共產黨人為之奮斗的理想和事業沒有變,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沒有變。“長征精神”所蘊含的理想信念,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英雄氣概。
弘揚長征精神,要把長征精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結合起來。這就需要把偉大的長征精神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為此,要充分發掘長征精神的文化內涵和現實價值,把長征精神的精髓運用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鮮活實踐中去;要用長征精神鼓舞全國人民的豪情和斗志,增強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和進取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夯實精神基礎。
弘揚長征精神,要大力開展長征精神教育,用正確的思想觀念教育和武裝群眾。廣大黨員干部要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保持對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的清醒認知和執著追求,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張先慧)
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主任設計師張亦樸介紹,與以往任務相比,本次發射對于火箭而言有兩大變化。此次發射成功,意味著長三乙火箭同時具備了高、低軌發射能力,火箭的軌道適應性得以提高。
革命文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與改革中創造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
2020年11月24日4點30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帶著“嫦娥五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騰空而起,飛向距離地球38萬公里以外的月球。16年來,總臺央視記者崔霞從“嫦娥一號”開始報道探月工程,看到了中國航天的一次次進步,也見證了探月工程的一次次跨越。
寄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青年代表,航天科技集團一院15所長征五號火箭型號主管孫振蓮,在發射塔架前向媒體介紹火箭情況 靠的就是大家 對長五火箭、對航天的熱愛。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對于長征5號這種大型液體火箭來講,發射前各項工作非常復雜。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必須到點就要準時發射。
江西省贛州市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如今,它又見證了一場老區人民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2020年4月26日,隨著于都縣、興國縣、寧都縣、贛縣區脫貧摘帽,贛南革命老區實現了區域性整體脫貧,邁出了歷史性一步。11月26日下午,2020年“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即將走進江西贛州于都紅色熱土,講述革命老區人民的脫貧攻堅故事。
綿延的青山與近處的果園融為一體,柏油馬路與小橋流水相映成趣,樓房巷道整齊潔凈……初冬的早晨,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在朝陽下揭開了美麗的面紗。沙洲村以前是羅霄山下遠近聞名的窮山村,年輕人爭著往經濟發達地區跑,留下“老少病殘”,發展主體嚴重缺位。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這種信心來源于我們深厚的積淀,來源于我們對成功的渴望,來源于我們對夢想的追求。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就是必須到點就要準時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后,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