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6日12:20 來源:映象網綜合
香港多家媒體8月15日報道稱,香港行政會議秘書處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通知,刪除她在個人利益登記冊上,有關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身份的項目。昨日晚間(15日晚),林鄭月娥在臉書發文證實,她昨天主動退回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的名譽院士名銜,并解釋了整件事情發生的原因與經過。
林鄭月娥臉書截圖
林鄭月娥表示,“繼早前我表示會主動注銷我的美國簽證后,昨天我亦主動退回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的名譽院士名銜。”她提到,自從去年“修例風波”以來,該學院現任院長承受了來自部分英國政客和媒體及某些團體(林鄭月娥注:應和香港本地反政府組織的所謂“國際陣線”有關的人士)的壓力,曾來信告訴她有人要求學院取消她的名譽院士。
林鄭月娥說,為了讓學院掌握香港的真相,去年底曾致函院長詳加解釋。上星期該學院院長又來信,說學院認為她偏離學術自由和言論表達自由的原則、處分批評政府的老師、阻止學生在學校唱歌和叫口號、執行有域外效力的國家安全法律等,現提供讓我答辯機會,否則就取回名譽院士名銜。
“對于這些‘莫須有’的指控,院長一方面說有足夠可靠的證據,但卻沒有提出任何左證,反而承認他們是‘聽到’(we hear)或‘據報道’(it was reported)。”林鄭月娥提到,“對于這些無稽之談,我本想一笑置之,但為了維護特區政府和特首尊嚴,我昨天再次去信反駁,包括指出香港各大學享有的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大量學生違法被捕、英國維護國家安全法律中有相同的域外效力條文等事實。”
她表示:“我在結語中表示對于學院以毫無事實根據、道聽涂說的態度去誣蔑別人,感到十分失望,因此亦難以說服自己繼續與沃爾森學院有任何聯系,所以一并把名譽院士名銜退回。”
以下為林鄭月娥臉書原文:
繼早前我表示會主動注銷我的美國簽證后,昨天我亦主動退回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的名譽院士名銜。
事緣這所我在八十年代被政府保送到英國留學的學院前院長于2017年初我當選特首后,邀請我成為該院的名譽院士,他認為這將有助加強香港和劍橋大學及學院日后的合作,我當時欣然接受。
但自從去年“修例風波”以來,現任院長承受了來自部分英國政客和媒體及某些團體(應和本地反政府組織的所謂“國際陣線”有關的人士)的壓力,曾來信告訴我有人要求學院取消我的名譽院士。
我個人對這些虛名從不看重,但為了讓學院掌握香港的真相,去年底致函院長詳加解釋。但事件并未告一段落,上星期院長又來信,說學院認為我偏離學術自由和言論表達自由的原則、處分批評政府的老師、阻止學生在學校唱歌和叫口號、執行有域外效力的國家安全法律等,現提供讓我答辯機會,否則就取回名譽院士名銜。
對于這些“莫須有”的指控,院長一方面說有足夠可靠的證據,但卻沒有提出任何左證,反而承認他們是“聽到”(we hear)或“據報道”(it was reported)。對于這些無稽之談,我本想一笑置之,但為了維護特區政府和特首尊嚴,我昨天再次去信反駁,包括指出香港各大學享有的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大量學生違法被捕、英國維護國家安全法律中有相同的域外效力條文等事實。
我在結語中表示對于學院以毫無事實根據、道聽涂說的態度去誣蔑別人,感到十分失望,因此亦難以說服自己繼續與沃爾森學院有任何聯系,所以一并把名譽院士名銜退回。
雖然發生了這件不愉快的事件,但劍橋大學仍然是不少學生向往的著名學府,而徐志摩先生筆下的康橋仍然為我和家人留下不少美好的回憶!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麗媛]
央視8月15日消息,香港行政會議秘書處按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通知,刪除她在個人利益登記冊上,有關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身份的項目。林鄭月娥今天表示,自己已經主動退回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名銜。(總臺記者 周偉琪 金東)
(來源:環球網 央視網)
今年7月13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因為疫情引發的糧食出口供應鏈斷裂,饑餓人口比往年新增了1.3億。據農業農村部評估,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耕地質量一般提升1—2個等級,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到20%,畝均糧食產量提高100公斤。
題:“中原糧倉”崛起“農頭工尾”工業群——中原傳統農區轉型發展樣本觀察 今年泌陽食用菌鮮品產量有望達到50萬噸,值得一提的是,加工率高達80%,下游開發了休閑食品、菌類藥物等新產品,受到市場認可。
據央視新聞,2020年11月11日,《腫瘤雜志》發表研究結果,發現意大利去年9月份就出現了SARS-CoV2受體結合區域特異性抗體呈陽性的人群。對于恢復血漿治療方式,鐘南山指出,對于重癥和垂危的新冠患者,血漿治療組與常規治療組相比,28天臨床癥狀改善沒有顯著提高。
近日,全國多地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同時明確發現“物傳人”的情況。對于市民如何做好“自我防護”,張伯禮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快遞人員應佩戴口罩、手套,做到無接觸送件。
有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月20日 這天,國家衛健委組織召開記者會 高級別專家組通報 新冠病毒已出現“人傳人”的現象
試驗田選擇位于遼河入海口的130畝地,但自然條件下引入的海水對于培育6‰耐鹽堿水稻來說,濃度仍然不夠。今年是繁育的第一年,經過不懈努力,目前已初步篩選出耐鹽堿及優質水稻品種30余份,其中科研難度最大的6‰耐鹽堿水稻品種6份。
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范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突破畝產3000斤,這在普通生態雙季稻屬于重大突破。
(記者 劉麟 謝瑤)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范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加上7月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3061.52斤,再一次刷新雜交水稻畝產紀錄。
11月2日,在第三代雜交水稻“叁優一號”衡南試驗示范基地一塊被抽取測產的示范田里,工作人員進行機械化收割。
(記者何勇)11月2日,湖南衡南雙季晚稻試驗示范基地傳來消息:由袁隆平院士團隊培育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叁優一號”測產結果公布,晚稻平均畝產達到911.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