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7日10:05 來源:山西日報
“鼓勵創建省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創新平臺”“鼓勵企業事業單位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議’的方式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及其團隊”“對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基金,可以設置不同比例的容錯率”……7月1日起,《山西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條例》施行。這部條例是由省人大常委會自主起草、精心打磨的一部重要地方性法規。《條例》的出臺,標志著山西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工作進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對促進山西省加快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步伐必將發揮強有力的法治保障作用。
為蹚出轉型發展新路提供法治保障
省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李淵介紹,省人大常委會將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融入立法工作的各個方面,打出一套“1+X”轉型綜改立法組合拳。“1”就是這部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條例,是山西轉型綜改立法的統領。“X”是系統制定一系列轉型綜改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包括開發區條例、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規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
李淵說,創新驅動是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和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本抓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制定《條例》是蹚出轉型發展新路的法治保障,對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破解資源型經濟轉型的世界性難題,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崛起,具有重大意義。
據介紹,《條例》從去年5月開始起草,經過省人大常委會會議三次審議,歷經一年多的時間。經過多次調研、論證、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反復修改完善。李淵介紹,立法過程中圍繞山西省面臨的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高、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科技人才隊伍不強、激勵創新的市場環境和社會氛圍仍需優化等問題,《條例》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協同發展,強化激勵,加強體系建設,用操作性強的條款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消除科技人員、企業家、創業者創新路上的各種阻礙,對鼓勵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強人才支撐、優化創新環境、建設創新體系等作出精準有效的規定,打通了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使《條例》成為一部務實管用、經得起時間和改革發展實踐檢驗的法規。
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大力加強科技創新,是山西省轉型發展的基礎所在、支撐所在、希望所在。李淵表示,《條例》在立法中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最核心、最關鍵、最可持續的競爭力,著眼夯基立制,做好創新生態的頂層設計,搭建創新體系、創新制度、創新政策框架,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推動各類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和創新要素順暢流動、高效配置,提升科技創新對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備案審查處處長何劍利介紹,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人才制度創新等,《條例》均作出詳細規定。為彌補山西省創新平臺數量少、實力弱的現狀,《條例》明確,省政府應當在重點優勢領域建設省實驗室,縣級以上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支持和引導新型研發機構的發展,鼓勵創建省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創新平臺,同時還針對不同的創新平臺,規定了具體的支持措施。比如,省實驗室可以自主決策孵化企業投資,其自主設立的科技項目視同省科技計劃項目等一系列優惠措施,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建設規劃、用地審批、科研設備購置、人才政策等方面支持和鼓勵新型研發機構的發展。為實現重大科技成果項目轉化和產業化,《條例》規定建立定向研發、定向轉化、定向服務的訂單式研發和成果轉化機制。此外,在科研經費使用、科研成果歸屬、科技創新的交流合作、科技成果獎勵和優惠政策方面,《條例》也作出了突破性的規定,為科技創新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
關于人才制度創新,《條例》規定要設立人才專項基金和人才發展基金,用于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服務以及支持人才創新創業。鼓勵企業事業單位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議”的方式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及其團隊;鼓勵通過顧問指導、短期兼職、項目合作、技術咨詢等方式,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同時規定,省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建設人才大數據平臺,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庫和專家人才數據庫,組建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絡中心,實施晉商晉才回鄉創業創新工程。
構建體系理順體制機制
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各種矛盾交織疊加、錯綜復雜,這就必然會碰到更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李淵表示,《條例》在努力解決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體制機制問題上,對構建指標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和考核體系等分別作出規定,使體系建設更加扎實更加完善。
環境優化是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保障,精準有效的政策體系是支撐。關于環境優化,《條例》規定,建立健全知識產權運用和協同保護機制;完善以智創城載體的雙創體系,對認定的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創業示范園區按照規定給予稅收優惠和財政支持。同時特別規定,對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基金,可以設置不同比例的容錯率,支持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和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創新型項目;對于探索性強、風險性高的創新項目,只要履行勤勉盡責義務,經論證后允許結題,承擔該項目的單位或者個人繼續申請利用財政性資金的創新項目不受影響。何劍利說,這些規定從多方面、多角度構建起有利于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環境。
關于體系建設,《條例》明確,省政府應當制定和完善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明確應當根據質量第一、效率優先的要求,設置體現發展綜合質量效益和新發展理念的指標,并適時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同時規定,省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制定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對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人才支撐、環境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要作為縣級以上政府年度考核內容,并向社會公布。《條例》還規定,省政府應當對市、縣(市、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落實國家和省支持創新驅動相關政策措施、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情況,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和評估,促進各項政策落地生根。(楊文)
珠江水畔,山海之約。正是家鄉日漸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現狀、家鄉人千里馳援的善舉,讓孩子們由衷而發這份鄉梓情懷和城市認同。2020-12-08 14:25男子私刻公章倒賣公司貨物,非法獲利80萬被刑拘近日,廣州增城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將李某抓獲歸案。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使用存款保險標識(見上圖)。為規范存款保險標識的使用,央行制定了《存款保險標識使用辦法》,就存款保險標識的規格、材質、使用范圍、禁止情形等事項作了明確規定。
加強生態文明立法、完善法治化營商環境、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米”……近年來,福建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長期性的制度保障,法治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筑牢綠色發展法治屏障,福建加強生態文明立法,近年來制定出臺《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福建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4項法規,實現生態文明“海陸空”全方位保護。
進入數字時代,很多企業建立了自己的征信系統,加大征信業開放力度相當于聚合這部分社會資源,促使征信服務機構提供多維度個人信用評分制度,提高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征信信息的獲取源自于公民、企業等信用主體的交易行為,涉及個人隱私、商業機密,要注意做好信息安全保護。
限行規定 限行時間內,按車牌尾號(含臨時號牌和外地號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數字為準,在限行區域實行單號單日、雙號雙日行駛。
明年1月1日,民法典即將實施,民政部出臺相關通知對婚姻登記程序作出調整。王金華介紹,根據現行《婚姻登記工作規范》規定,調整后的離婚登記程序為“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
12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舉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溫天武介紹說,截至11月底,北京市城管執法部門共檢查生活垃圾分類主體責任單位52.74萬家次,共發現問題1.79萬家次,存在問題率為3.40%;立案查處涉及生活垃圾的違法行為28840起。
(五)違反限行規定的機動車輛,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通過視頻監控抓拍和民警路檢路查依法予以處罰。違反《通告》規定上道路行駛的車輛,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通過視頻監控抓拍和民警路檢路查依法予以處罰。
事實上,系安全帶和戴安全頭盔,都不僅僅是“保命之舉”,也是“依法行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明確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人、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使用安全帶,摩托車駕駛人及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戴安全頭盔。
山東青島一小區物業張貼禁養寵物的告示,居民對此意見不一,有人拍手稱贊,也有人質疑物業是否有權禁養寵物。日前,一則有關山東青島嶗山區北村新苑小區禁養寵物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