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7日12:31 來源:科技日報
川西大涼山腹地,有一個舉世矚目的地方——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50年來,“北斗”在這里組網,“嫦娥”從這里奔月,“風云”自這里升空……在這里,一批清華學子堅定航天報國志向、堅定航天強國信念,把個人夢想和祖國需要相結合,將青春年華熔鑄在了這片航天熱土上。
日前,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前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跟蹤調研學生成才情況,見證了這群有志青年在西昌這片干事創業的熱土上開啟新的人生。
航天一線,優秀學子前赴后繼、不驕不躁
2011年,清華大學畢業后,于新辰毅然選擇來到這里。
“畢業也有其他選擇,包括進大城市科研院所?!庇谛鲁秸f,“但是自己特別想在航天一線奮斗圓夢?!?/p>
于新辰在進行設備測試 凌斯秦 攝
剛來不久,于新辰就被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箭體動力室常規組。通過虛心請教專家、同事,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僅幾年時間,他就勝任了包括火工品安裝、射前負12小時程序審查等關鍵過程在內的眾多發測工作,很快便成長為低溫動力系統指揮員。
在于新辰之前,還有很多清華的“師兄”,胡嘉便是其中一個。2001年畢業的他,來到中心近20個年頭,已經成長為技術部某室副主任,曾開發發射場區工業控制系統軟件17套,參與科研項目20余項的他,是中心優秀的專業技術骨干。
陳明旺在座談會上交流發言 白肖飛 攝
追隨著“師兄”的腳步,2015年,陳明旺也來到西昌發射場,成了于新辰的同事。2017年,工作兩年的陳明旺再次進入清華大學攻讀研究生,完成“類腦計算機”項目的研制和開發,并在《自然》雜志發表文章。陳明旺說,該項目可以應用到“智慧型航天發射場”的建設中,將為中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張俊新(右一)在任務現場 鄭樹宏 攝
在中心,像他們一樣的清華學子還有很多。張俊新、趙大朋、覃杰、黃富強……因為夢想,他們齊聚一堂,像朵朵浪花,奔涌在中國夢航天夢的時代長河里。
創新平臺,助力青年成長成才、建功航天
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董重慶介紹,這些年,中心黨委把人才培養作為一項戰略工程,除了安排多崗位鍛煉外,還大力實施“三大人才工程”,積極與22家國內著名一流大學、科研院所簽訂聯合人才培養協議,搭建博士后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不斷吸引名校學子建功航天。
美麗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中心是名校學子成長成才的沃土。
于新辰,作為中心優秀科技人員代表,在2018年受到習主席接見,并于2019年入選“中國好人榜”;
胡嘉,曾多次獲得科技進步類重大獎項,所參與項目為中心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張俊新,規劃論證組工程師,被選為中心青年科技英才培養對象;
覃杰,先后擔任測控中心計算機某系統多項崗位工作,成長為“一崗多能”的全面型人才......
細數清華學子立足中心平臺的成長成才事跡,喜人的成績躍然紙上。
“當前,中心已經擁有一支覆蓋航天發射組織指揮、技術研究、測試操作、綜合保障等多層次的人才方陣。未來,中心還將承擔載人航天、探月探火等國家航天工程,特別是空間站建設、載人登月、行星探測等‘國字號’任務,必將為航天人才快速成長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蔽鞑l星發射中心主任張學宇說。
“清華教會了我們‘愛國奉獻、追求卓越’‘行勝于言’,我們在這里踐行著畢業后‘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也收獲著最美的成長。”當一枚枚火箭從大涼山升起,這樣一群清華學子見證了榮耀與偉大,忍受著艱苦與寂寞,他們,和千千萬萬的西昌航天人一樣,用青春和汗水,用努力和拼搏,匯聚起了追夢、奮斗、創奇跡的磅礴力量。
?。▉碓矗嚎萍既請螅?/p>
這次嫦娥五號奔月,有網友說,畢竟白天看不到月亮,所以要在晚上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表示,其實,發射窗口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亮相《開講啦》現場解答了網友的疑惑。(編輯 趙慧)
12月6日11時58分,伴隨著一陣撼天動地的巨響,高分十四號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23天再傳捷報,接連取得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4戰4捷。從高分四號,到高分十三號,再到今天的高分衛星收官之戰,5年光陰,見證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能力不斷躍升,也見證著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
11月12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11月12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10月26日23時1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
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2000年10月31日凌晨,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導航定位衛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中國北斗全球夢圓——寫在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
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