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4日11:01 來源:映象網
盡管各地已經出臺多項政策治理秸稈焚燒,但仍有些村民不聽勸阻,依舊我行我素,繼續焚燒秸稈,甚至反問“為什么老祖先燒了幾千年的秸稈現在卻不能燒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做好秸稈焚燒的“導”與“疏”。
追本溯源,隨著農村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及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潔凈能源和秸稈替代品逐漸普及。過去可以拿來生火、取暖、喂牛羊的秸稈,如今不吃香了。
燒,污染環境;不燒,沒法種地。這樣的矛盾,讓秸稈焚燒屢禁不絕。這也暴露出農業生產方式轉變過程中農業社會化服務存在著短板。破解這個難題的鑰匙,絕不在于“一刀切”地“禁”,而是應該設身處地為農民著想,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在走訪中就有記者發現,一些農民期盼政府能出臺類似“糧食直補”的“秸稈補貼”政策,將實惠直接發放給農民,鼓勵更新配套粉碎機等農機具,將秸稈在收割階段直接消化,這樣的期盼倘若落地,秸稈禁燒又怎能不實現呢?
當然,僅有“導”還遠遠不夠,更要在“疏”的環節上做足、做好文章。
做好“疏”,首要就應該讓農民認識到秸稈焚燒的危害,或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直接危害人體健康,輕則造成咳嗽、胸悶、流淚,嚴重時可能導致支氣管炎發生;或造成空氣能見度下降,引發交通事故;亦或引發火災,害人害己;更或者破壞土壤結構,直接造成農田質量下降,影響農作物生長……
做好秸稈焚燒的“導”與“疏”,還應該充分發揮農民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以禁燒秸稈的實際行動,為后代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為家鄉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徐葉楓)
初冬的清晨,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忠仁鎮黎明村,裊裊炊煙從屋舍升起。10月29日,在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忠仁鎮黎明村的編織工作室,李明鴿(左)輔導村民做手工編織。
推出了一系列誠信創建活動,通過廣播、發傳單等方式,引導村民用心種植、用信用賣西紅柿、用誠信贏得利益。“禁燒秸稈,保護環境”“禁止焚燒秸稈,留住碧水藍天”……秋收過后,這樣的宣傳標語在吉林省的鄉村經常能夠看到。
今年以來,圍繞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的目標任務,審計署統一組織各級審計機關對157個貧困縣開展扶貧審計,對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鄉村振興相關政策落實、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審計。
10月28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在近日公布的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中,我省四個縣(區)榜上有名,分別是三門峽市靈寶市、鶴壁市淇濱區、南陽市西峽縣、漯河市臨潁縣。西峽縣還將圍繞“藥、果、菌”三大特色產業,著重開展電子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平臺項目、農業電子商務經營示范項目等四個項目的建設。
作為全國花生種植大縣,河南正陽花生秸稈量也居全國前位。這幾天,花生剛剛收獲,河南正陽縣的秸稈回收企業就開始忙碌起來,一些企業在當地設置了上百個收購網點,這一季就可收購花生秸稈20萬噸。
在鄄城縣舊城鎮三合村,陳百藏介紹1996年黃河水災淹到墻面的位置(9月20日攝)。2017年山東省編制實施《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規劃》,將安居作為脫貧攻堅重點任務,提出用3年時間,給“灘里人”一個穩穩的家。在鄄城縣舊城鎮三合村,陳百藏介紹1996年黃河水災過后墻體裂縫情況(9月20日攝)。
(河南日報記者尹江勇)9月30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全省科技特派員服務麥播專項活動正式啟動。
吉林省梨樹縣地處我國著名的“黑土帶”之一的松遼平原腹地,是全國糧食生產五強縣之一。記者來到梨樹縣這片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時,遠近聞名的產糧大戶張文鏑正通過無人機給他的玉米地施肥。
金秋九月收獲季,在滑縣白馬坡1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一望無際的玉米隨風蕩起層層波浪,碩大的玉米穗正在灌漿沖刺最后產量,一股豐收的氣息撲面而來。” “新時期要圍繞打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升級版,突出節約高效利用水土資源,在全省39個項目縣建設54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
金秋九月收獲季,在滑縣白馬坡1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一望無際的玉米隨風蕩起層層波浪,碩大的玉米穗正在灌漿沖刺最后產量,一股豐收的氣息撲面而來。” “新時期要圍繞打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升級版,突出節約高效利用水土資源,在全省39個項目縣建設54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