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5日10:32 來源:經濟日報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持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數據顯示,自2018年12月以來,外資已連續21個月增持我國債券。隨著一系列對外開放舉措落地,我國債券市場雙向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持續增強。
“外資連續增持中國債券,說明中國債券市場對外吸引力正不斷上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多重因素吸引了外資增持我國債券,一方面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步伐持續加快,外資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渠道越發暢通;另一方面,我國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經濟加快復蘇,人民幣匯率趨穩,外資對中國市場信心愈發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7月份“債券通”適時啟動,使得國際投資者可以在基本不改變原有交易結算制度安排和習慣的情況下,接入并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所有類型債券,這更好滿足了境外投資者需求,吸引了廣大境外投資者。3年來,境外資金“活水”不斷流入,外資機構持倉規模穩步增加。債券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末,境外機構累計持有中國債券2.80萬億元,較7月末增加1304億元。
不僅對購買人民幣債券更加積極,境外機構到中國債券市場發行“熊貓債”的熱情也在提升。央行發布的《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熊貓債發債主體已涵蓋政府類機構、國際開發機構、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等多種類別,累計發行金額達到3751億元。同時,隨著賬戶開立、資金存管、跨境匯劃等管理方式不斷完善,境外主體發債的便利性和規范性穩步提升,熊貓債發行主體也不斷多元化,純境外主體市場參與度不斷提高。
業內人士表示,熊貓債作為在岸人民幣債券,具有低風險和回報穩定的特征,不僅為境外發行人拓寬融資、優化債務結構提供了新渠道,還為境內外投資人合理配置資金、多元化人民幣資產組合提供了更多選擇。同時,熊貓債市場的發展不僅豐富了我國債券市場境外發行人和投資人群體,提高了國際債券發行中人民幣債券規模和占比,還進一步提升我國債券市場廣度和深度,增強金融市場韌性和抵御風險能力,促進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債券市場的廣泛交融。
作為全球體量第二的債券市場,中國債市正逐步成為全球主要基金的重要配置市場。但是,中國債市對外開放不會一蹴而就,還有不少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配套制度需要完善。
日前,央行、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告決定,同意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開展互聯互通合作。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互聯互通政策在債券通的基礎上提升了境外合格投資者的投資便利度,也會加強外匯結算便利程度,助力債券市場和人民幣國際化。
“未來,兩個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機制與債券通深度結合,將更有利于外部資金持續進入市場。”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陶金表示,在投資便利性和有效性提升的同時,債券市場流動性也會進一步增強,將會吸引更多類型資金進入債市,最終也會利好個人投資者。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分析師劉暮菡也表示,持續優化完善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制度,是吸引廣大投資者的重要因素。
“中國債券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和開放空間,下一步人民銀行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推動中國債券市場發展,豐富市場交易品種,完善配套措施舉措,提升市場活躍度。”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金融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持續提升債券市場深度廣度,完善風險對沖機制和評級、稅收等配套制度安排,進一步提高國際投資者入市便利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姚進)
近日,外資機構購買中國債券的熱情持續高漲。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國際團隊負責人常征表示,在“北向通”成功運行的基礎上,推動“南向通”落地將有多重重要意義。自2017年“債券通”開放以來,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持債規模年均增速達40%。
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各項舉措加快落實,近期外資持股在A股中占比明顯上升等變化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做好風險防控的前提和基礎之一,是不斷提升監管能力,使之與金融開放的程度相匹配。
題:債券市場規模突破百萬億元 國際投資者踴躍配置中國資產 在我國債券市場,市場化、法治化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正在加快完善,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也正在開展互聯互通合作。
題:債券市場規模突破百萬億元 國際投資者踴躍配置中國資產 在我國債券市場,市場化、法治化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正在加快完善,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也正在開展互聯互通合作。
英國富時羅素公司北京時間9月25日清晨宣布,中國國債將于2021年10月份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至此,全球三大債券指數全部涵蓋中國債券。目前,全球三大債券指數提供商中,有兩家已先后將中國債券納入其主要指數,此次富時世界國債指數也明確將中國債券納入時間表。
中國商務部昨天(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8.7%,增速創今年以來新高。日前,支持北京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的工作方案獲得國務院批復,在外資準入方面進一步放寬限制。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金融市場開放政策加碼,外資加倉中國債券的熱情持續高漲。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達99萬億元,其中境外主體持債規模2.3萬億元,同比增長26.7%。
財政部今天(19日)發布了1一7月財政收支情況,其中,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2個月實現了正增長。數據顯示,截至8月16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2.56萬億元,占目前已下達額度的72%,規模同比增加51%。
7月30日,財政部發行700億元10年期抗疫特別國債。抗疫特別國債發行全部面向國債承銷團成員市場化招標,于6月18日啟動,累計發行16期(次)共1萬億元,發行節奏平穩有序,發行利率符合市場預期,投資者認購踴躍。
亞投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將于7月28日至29日在總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28日開幕式上致辭。亞投行沒有因突如其來的疫情停下前進的步伐,而在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