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5日15:32 來源:國家統計局
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71億元,同比增長0.5%,為今年以來首次正增長。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0158億元,下降0.6%。
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8029億元,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15139億元,同比均下降8.6%。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8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9273億元,同比增長0.5%,7月份為下降1.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298億元,增長0.7%,7月份為下降1.3%。1—8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06643億元,同比下降8.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1386億元,下降8.3%。
按消費類型分,8月份,商品零售29951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比7月份提高1.3個百分點;餐飲收入3619億元,下降7.0%,降幅比7月份收窄4個百分點。1—8月份,商品零售216519億元,同比下降6.3%;餐飲收入21510億元,下降26.6%。
1—8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70326億元,同比增長9.5%,比1—7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8651億元,增長15.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6%;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穿類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5.4%、1.1%和18.3%。
2020年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數據
指標 | 8月 | 1—8月 | ||
絕對量 (億元) | 同比增長(%) | 絕對量 (億元) | 同比增長(%) |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33571 | 0.5 | 238029 | -8.6 |
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 | 30158 | -0.6 | 215139 | -8.6 |
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 | 12136 | 4.4 | 85317 | -7.0 |
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 | - | - | 58651 | 15.8 |
按經營地分 | ||||
城鎮 | 29273 | 0.5 | 206643 | -8.7 |
鄉村 | 4298 | 0.7 | 31386 | -8.3 |
按消費類型分 | ||||
餐飲收入 | 3619 | -7.0 | 21510 | -26.6 |
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 | 796 | -3.5 | 4628 | -23.8 |
商品零售 | 29951 | 1.5 | 216519 | -6.3 |
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 | 11340 | 5.1 | 80689 | -5.8 |
糧油、食品類 | 1181 | 4.2 | 9734 | 11.0 |
飲料類 | 199 | 12.9 | 1410 | 10.9 |
煙酒類 | 306 | 3.1 | 2304 | -1.3 |
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 | 967 | 4.2 | 6936 | -15.0 |
化妝品類 | 284 | 19.0 | 1996 | 3.2 |
金銀珠寶類 | 235 | 15.3 | 1389 | -15.6 |
日用品類 | 574 | 11.4 | 3982 | 6.3 |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 | 716 | 4.3 | 5131 | -9.0 |
中西藥品類 | 428 | 6.2 | 3359 | 5.8 |
文化辦公用品類 | 291 | 9.4 | 2062 | 2.5 |
家具類 | 139 | -4.2 | 929 | -11.4 |
通訊器材類 | 482 | 25.1 | 3296 | 8.9 |
石油及制品類 | 1481 | -14.5 | 10702 | -17.3 |
汽車類 | 3413 | 11.8 | 22890 | -8.8 |
建筑及裝潢材料類 | 152 | -2.9 | 1005 | -8.7 |
注: 1.此表速度均為未扣除價格因素的名義增速; 2.此表中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
附注
1.修訂說明
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行了修訂,2020年月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徑計算。
2.指標涵義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指企業(單位)通過交易售給個人、社會集團非生產、非經營用的實物商品金額,以及提供餐飲服務所取得的收入金額。
網上零售額:是指通過公共網絡交易平臺(包括自建網站和第三方平臺)實現的商品和服務零售額之和。商品和服務包括實物商品和非實物商品(如虛擬商品、服務類商品等)。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包括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但不包括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
3.統計范圍
從事商品零售活動或提供餐飲服務的法人企業、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戶。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由于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范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單位)統計范圍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業(單位)達到限額標準納入調查范圍,同時也有部分企業(單位)因規模變小達不到限額標準退出調查范圍,還有新開業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單位)的影響。
4.調查方法
對限額以上單位進行全數調查,對限額以下單位進行抽樣調查。
5.環比數據修訂
根據季節調整模型自動修正的結果,對2019年8月份以來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速進行修訂。修訂結果及2020年8月份環比數據如下:
月份 | 環比增速(%) | |
2019年 | 8月 | 0.56 |
9月 | 0.89 | |
10月 | 0.63 | |
11月 | 0.91 | |
12月 | 0.79 | |
2020年 | 1月 | -10.84 |
2月 | 0.91 | |
3月 | 0.90 | |
4月 | 0.92 | |
5月 | 0.82 | |
6月 | 1.18 | |
7月 | 0.62 | |
8月 | 1.25 |
隨著助企紓困政策及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效果顯現,11月份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進一步改善。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由于內外需求持續回暖,中小企業銷售明顯改善,帶動企業補庫存意愿增強。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由負轉正”,同樣成為前三季度中國區域經濟的關鍵詞。 在東北三省中,吉林省率先實現由負轉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比上半年提高1.9個百分點,遼寧、黑龍江同比下降,但主要指標有所改善。
從各地公布的經濟數據中可以發現,不論是東部沿海還是中西部地區,消費市場呈現出持續回暖的態勢,一些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勢頭良好,進出口也呈現出明顯回升趨勢。
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寧夏等多個省份實現三次產業全面增長。東北三省中,吉林省率先實現由負轉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比上半年提高1.9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比上半年均有所提高。
2020年7月1日離島免稅新政實施,離島免稅購物額度從每年每人3萬元提高至10萬元,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新增手機、平板電腦等7類商品,化妝品單次購買數量從12件提高到30件。
截至10月27日,除上海、西藏外,已有29個省份公布了經濟運行情況,其中24個省份實現正增長,各地經濟呈現穩定復蘇態勢↓↓ 相比上半年,北京、廣東、山西、山東、河北、陜西、河南、海南、吉林等省份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均實現了由負轉正。
2020年7月1日離島免稅新政實施,離島免稅購物額度從每年每人3萬元提高至10萬元,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新增手機、平板電腦等7類商品,化妝品單次購買數量從12件提高到30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立群:“十三五”期間是中國經濟一個重要轉型期,周期性、體制性、結構性的矛盾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形成,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2萬億元,中國已成為超大規模市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左右。
題:季度增速首次轉正 市場人氣持續回升——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談前三季度消費“成績單”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3324億元,其中,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9%,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從當季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4.9%,比二季度加快1.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比二季度加快1.4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3%,比二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新動能引領作用凸顯,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都比上半年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