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7日08:56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國家改革開放從沿海向內陸縱深推進的重大戰略舉措。如何唱好“雙城記”?在做大做強重慶、成都兩個“極核城市”的同時,還需要若干個“支點城市”來支撐。
重慶永川的角色是什么呢?“既向重慶主城加快融入,承擔好主城功能疏解,又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對周邊發揮好集聚輻射帶動作用。”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如是說。
9月25日,記者跟隨畫好“同心圓” 唱好“雙城記”——2020全國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活動走進重慶市永川區,探尋永川成為成渝經濟圈“支點城市”的“底氣”。
永川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周興健攝
立足戰略支點區位 加快融入重慶主城輻射帶動周邊發展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重慶主城都市區四大重要戰略支點城市之一,永川明確以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高品質生活示范區”為目標,依托交通優勢、產業優勢、職教優勢、生態建設進行產城景融合發展,積極融入并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永川的“角色”定位是基于在歷史發展、區位交通、職教優勢、產業實力、城市建設等多方面形成的優勢。
永川過去是地級行政中心所在地,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重慶四川第一高速公路成渝高速都經過永川,承東啟西的地理區位優勢明顯。
永川東站。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近年來的建設發展中,永川區域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的優勢愈發顯現:長江黃金水道蜿蜒而過,三條高速公路形成閉環,成渝高鐵、渝昆高鐵聯通一帶一路,通用機場助力臨空經濟,都市快軌直達航空機場,半小時直達重慶主城核心區、一小時直達成都得以實現。
永川區城市主干道興龍大道。陳科儒 攝
依托成渝高鐵,永川向西可串聯四川沿線市縣、至東連接重慶主城核心區;依托渝昆高鐵,永川向南可通達四川瀘州、宜賓等地;依托朱沱港,永川直接融入長江經濟帶;依托國家高新區平臺優勢,永川可輻射帶動渝西及川南、黔北部分區域……立足節點區位、開放平臺優勢,永川區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將發揮承東啟西、左傳右遞的重要作用。
加強“產”的培育 打造立足成渝、服務西部、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大型現代產業基地
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內涵。
“要實現這一目標,永川各方面工作必須走在全市前列,經濟發展也必須保持較快增長和高質量增長。”滕宏偉指出,永川最終目標是建設成渝地區重要的大型現代產業基地,打造立足成渝、服務西部、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現代產業集群,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進一步完善產業配套、豐富商品供給。
在這方面,永川同樣具備產業經濟發展輻射帶動周邊的基礎。
數據是有力的說明: 2019年,永川秉持“做的比說得好、干的比簽得好”的精神,一口氣簽下長城汽車、東鵬陶瓷、晨陽水漆、雅迪電動車4個百億級項目,逐漸形成“一城七園”產業格局,即以長城汽車為依托的1000億級汽車產業生態城、以雅迪電動車為龍頭加快建設100億級新能源摩托車產業園、以理文紙業為依托的400億級特色輕工產業園、以高端數控機床為引領的200億級中德智能產業園、以晨陽水漆為依托的200億級環保新材料產業園、以東鵬陶瓷為依托的100億級智能家居產業園、以中船重工為依托的100億級軍民融合產業園和以“數字經濟”為重點的400億級大數據產業園。
長城汽車永川工廠實現兩分鐘下線一臺“長城炮”。陳科儒 攝
2019年11月29日,東鵬陶瓷永川基地第一條生產線點火啟動。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德國埃斯維(SW)高端數控機床落戶永川中德智能產業園。陳科儒攝
今年1-8月,永川新引進阿里巴巴客戶體驗中心、中關村軟件園人才創新中心、博彥科技大數據運營中心、影視產業服務中心等項目60個,實現營收169億元。
招商引資碩果豐,項目建設也進展明顯。目前,數字影視領域頭部企業達瓦科技1000平方米全國最大數字影棚在永川投用,已拿到首批好萊塢特效訂單及多檔院線、游戲、綜藝等數字內容訂單;百度西部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基地于2020年線上智博會期間正式啟動運營,為西南地區自動駕駛汽車行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阿里巴巴、博彥科技、中關村智酷人才創新實踐中心等8個項目即將開業運營,五洲國際工業博覽城、中交世通大廈、永川里、會展中心等項目加快建設。
隨著一大批重點產業項目的落戶投產,永川經濟發展呈現了“指標向好、結構向優、動能向新”的良好態勢。
重慶云谷·大數據產業園內的達瓦科技影視制作基地。陳科儒 攝
2019年前三季度,永川全區GDP增長10.2%,增速排名全市第2。手握重慶GDP千億城市俱樂部“門票”的永川,在今年確定了全區GDP增長9.5%左右的預期目標。下一步,永川區將持續加強“產”的培育,持續推進“一城六園”建設,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增長極。
加速“城”的壯大 吸引生產要素及人口建“雙百”級區域中心城市
當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通過中心城市的發展帶動經濟圈內中小城市的發展,以及帶動小城鎮的協同系統發展。
在各要素環節中,人口是重要的一環。
靚麗棠城。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永川擁有重慶全市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現有職業院校16所、常年在校學生14萬人,其中90%為區外、45%來自貴州、四川等地,擁有各類片區機構63個、科研機構和技術中心24個。
職教優勢明顯的永川,將努力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按照資源共享、城校互動、產教融合的理念,近年來,永川加快推動職業教育“擴規、提質、融合”。
2019年,永川區聯合川渝近80所高校,成立重慶市大數據產業人才聯盟,年培育輸送產業人才2萬余名。
今年上半年,以科技、生態、人居為導向,大手筆、大格局、大戰略啟動永川科技生態城規劃建設,目前已完成16平方公里堪界工作和前期資料收集工作。永川與重慶醫科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重慶醫學副中心,建設內容包括渝西公共衛生應急醫院、全科醫學院、重醫附屬永川醫院的東院區、護理教學點、渝西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醫永川研究院、醫學大數據平臺、康養等產業項目。目前,渝西公共衛生醫院已完成土地征收工作,隨著重慶醫學中心副中心落戶該片區,將大幅提升永川醫療資源布局,增強永川在渝西地區承擔的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援能力,提升永川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衛生健康行業影響力。
此外,為加快布局功能配套設施,上半年永川實施會展中心、產業大廈等公共配套項目13個,完成投資約5億元,建成新區體育館,完成永川區貧困失能殘疾人托養中心、大數據產業園C區展廳等工程。
重慶云谷·大數據產業園C區。陳科儒 攝
在商貿物流方面,永川齊聚萬達、協信、華茂等商貿資源,吉之匯國際農貿物流城加速打造西部大宗農產品創新交易平臺,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永川里也在加快建設進程……專業化的市場集群以及豐富的商貿資源將助力永川構建輻射周邊的大市場、大流通、大商貿格局。
下一步,永川將積極融入成渝開放大通道,優化發展區域物流,強化樞紐功能;用好永川“職教發展24條”,著力打造“西部職教城”;用好資源稟賦、立足發展優勢,加快打造“西部歡樂城”“數字智慧城”“時尚消費城”;依托區內多所三甲醫院、高端特色專科醫院加快打造“區域性醫療健康城”。
加快“景”的提升 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活宜居地
為了更好地滿足區內及周邊區縣群眾的需求,“把城區建成景區的客廳、讓景區成為城市的花園”,永川還將在“景”上下功夫。
永川地處巴蜀文旅走廊核心區域,有著“億年恐龍、萬年石松、千年古鎮、百年茶竹”的豐富旅游資源。
永川茶山竹海。陳科儒 攝
臨江河岸綠景美。陳科儒 攝
晨曦中的神女湖。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聚焦“景”,永川將圍繞“把城區建成景區的客廳”,加快每500米一個市民公園、每1000米一個休閑廣場、每2000米一處湖泊景觀建設,充分彰顯永川山水城市特色;圍繞“讓景區成為城市的花園”,加快茶山竹海創建國家5A級景區,松溉古鎮創建國家4A級景區,并帶動朱沱鎮、松溉鎮一體化發展,打造永川新美景;圍繞“使鄉村更具鄉愁”,著力建成一批具有“山、水、田、園”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點,吸引更多人到永川感受田園好風光、體驗鄉村慢生活;圍繞“以‘文氣’彰顯‘靈氣’、集聚‘人氣’”,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區城區,持續辦好國際茶文化旅游節、國際女足錦標賽等節會活動,精心承辦好市六運會,加大永川豆豉釀制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和運用力度,讓永川美景煥發新風采、展現新魅力,努力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市的群眾提供更多旅游度假的好去處、休閑放松的好地方。
加強區域協同合作 永川牽手成都天府軟件園、自貢、瀘州等地共唱“雙城記”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實現產業協同發展尤為重要。
今年以來,永川跨區域產業合作項目“全面開花”,實現與成都天府軟件園在“數字經濟”方面協同發展,與自貢、瀘州等地共建川渝合作示范區。
今年5月26日,永川與自貢簽署《推動雙城經濟圈產業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兩地產業協同發展。根據協議,兩地將共建西南物流聯盟,充分發揮西南(自貢)國際陸港南向出海通道、永川區域性交通樞紐作用,以永川大安通用機場、自貢鳳鳴通用機場、重慶港朱沱港區為載體,加強雙方在物流、制造等領域資源共享,建立航空物流集散聯盟,實現“鐵海空”多式聯運。同時,共同探索打造川南渝西裝備制造產業協同發展飛地園區,加強智能裝備、汽摩及零部件、航空航天、節能環保裝備、化工新材料等領域交流合作;探索打造跨行政區域裝備制造產業合作示范區,打通兩地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應用鏈,在重點產業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5月27日,永川又與瀘州簽署了《成渝雙城經濟圈制造業合作示范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地將以消費品、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三大產業為重點,聚焦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生產性服務業三大板塊,加快合作速度、擴大合作廣度、拓展合作深度、提升合作效能,建設輻射兩地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兩地產業協同發展,將永瀘打造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制造業合作示范區。
8月2日,成都天府軟件園與永川大數據產業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業務合作、人才培育、平臺共享等領域深入合作,實現產業補鏈成群,資源相互配套,推動川渝數字經濟產業蓬勃發展。
記者獲悉,我國制造服務業發展將迎來新一輪升級。業內指出,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是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路徑,也是推動制造服務業發展、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發力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要求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以擴大內需為重要導向的高水平開放,就是要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就是要構建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總的來看,中國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堅定不移推進全球自由貿易進程,堅定不移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變革,將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們主動推進的中長期經濟格局再定位,事關現代化建設全局。特別是要抓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機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構建新的地區生產網絡,加強跨境創新網絡建設,為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提供助力。
10月份,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2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明顯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上月加快1個百分點,1月份至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1月份至9月份加快1個百分點。
作者:南京財經大學教授,現代服務業智庫研究員 胡雅蓓;構建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以強大國內市場作為發力點,需要重點關注三條發展路徑: 一是在需求端,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在連接需求與供給、國內與國外市場的流通環節,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商務部日前在第三屆進博會上發布的《中國服務進口報告2020》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累計進口服務3.4萬億美元,是推動全球服務進口增長的第一大力量。服務進口一方面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向世界開放中國服務業市場、共享中國機遇。
支持上海期貨交易所標準倉單交易平臺以公司化模式運作,開展標準倉單、非標倉單、保稅倉單與場外衍生品交易,推動大宗保稅商品轉讓登記規范化。優化經貿摩擦案件應對,支持企業依法提起貿易救濟調查,擴大貿易調整援助試點范圍。
我國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明顯增加,種植業結構持續優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已經印發,將啟動實施新一輪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同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全面扎實推進。
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表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