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17:2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10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普惠金融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并取得良好成效。
金融服務使用程度穩步加深。
銀行結算賬戶和銀行卡人均擁有量較快增長,活躍使用賬戶擁有率有所上升。截至2019年末,全國人均擁有8.06個銀行賬戶,同比增長11.63%;人均持有6.01張銀行卡,同比增長10.48%;全國有89.90%的成年人擁有活躍使用賬戶,比上年同期高1.26個百分點,農村地區擁有活躍使用賬戶的成年人比例為83.37%,比上年同期高1.12個百分點。
電子支付普及率繼續提升,超八成成年人使用電子支付。數據顯示,全國使用電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為85.37%,比上年高2.98個百分點;農村地區使用電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為76.21%,比上年高4.06個百分點。
移動支付業務量快速增加,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較快增長,呈現筆數多、筆均金額小的特點。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網上支付業務781.85億筆,同比分別增長37.14%;移動支付業務1014.31億筆,同比分別增長67.57%。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絡支付業務7199.98億筆,金額249.8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69%和20.10%。
普惠小微貸款增長迅速,總體呈現“量增、面擴、價降”態勢。截至2019年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1.59萬億元,同比增長23.1%,比上年末高7.9個百分點,全年增加2.09萬億元,同比多增8525億元。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主體2704萬戶,同比增長26.4%,全年增加565萬戶。
金融服務可得性持續改善。《報告》指出,2019年銀行網點鄉鎮覆蓋率、助農取款服務點村級行政區覆蓋率繼續提升,邊遠地區金融服務可得性不斷改善,數字渠道在增強可得性方面愈加重要,人均銀行網點數、ATM機具、POS機具數有所下降。
金融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報告》指出,2019年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制度和機制建設不斷深化,金融消費者長遠和根本利益得到更多關注,國民金融素養穩步提升;農戶信用貸款比例有所增加;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收錄的自然人數和企業數穩步增長,以多維度數據集成、共享為特征的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民法典總則編專設“監護”一節,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確了家庭監護職責、國家監護制度。檢察機關要把貫徹實施民法典與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機貫通銜接,緊密結合持續落實“一號檢察建議”,更好促進未成年人保護綜合治理。
美國心臟病協會說,也許正因為如此,超過80%的受訪者希望國會通過立法,終結這種意料之外的醫療收費。調查數據顯示,受訪者中有1318人說他們曾經收到過意外醫療賬單,有977人擁有個人醫療保險。
3歲“吃播”佩琪被父母喂到70斤、6歲小男孩望望在父親規劃下練習蒙眼走鋼絲……近段時間,“另類”未成年人主播屢被曝光,引發輿論熱議。
紀念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17日至18日在京召開。關心下一代事業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關工委老同志也將在對法治理念的指引下,把新時代的“五老”精神踐行在實處。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今天(11月18日)上午10時25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達到了11343509例,死亡病例升至248555例。央視記者 劉驍騫:美國新冠疫情一直有一個特點,就是病患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除了大量的年輕人感染新冠之外,很多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也殃及其中。
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下稱未保法)第106條規定:“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相關組織和個人未代為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督促、支持其提起訴訟;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檢察院有權提起公益訴訟。
責編:舒穎
“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國,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國;越是強調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質量。新版《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條提出,“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等等,重新定義了未成年人的素質要求和培養目標。
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該法自2021年兒童節施行。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網絡保護章節,增加了對網絡游戲、直播、音視頻以及智能硬件等互聯網軟硬件產品的具體法律要求。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綜合性法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完善多項規定,著力解決社會關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問題,包括監護人監護不力、學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