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14:0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潘墨濤(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十三五”期間,我國社會治理現代化步伐加快,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各項指標完成情況良好,為“十四五”開局奠定了良好基礎。
5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保持在80%上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將達到46.5%左右,這些數據得來不易。微觀上,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降至0.025人以下,注冊志愿者人數到2020年或大幅攀升至1.6億人左右;宏觀上,社會治理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建設穩步推進,“放管服”不斷推向縱深等等:這些都是中國社會治理現代化正穩步推進的鮮活注腳。
制度建設和技術進步是社會治理的“雙翼”。社會治理指標規劃基本圍繞制度建設和技術進步兩個方向進行資源配置與目標設置。可以說,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以制度建設為主,技術進步為補充,重點在于利用制度規則和現代化技術來調節社會主體間相互關系,降低社會有效治理的各種成本,達到“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制度建設與技術進步相得益彰,也是過去幾年社會治理探索中的一大亮點。
“十三五”期間,政府、社會主體與國民個體在社會治理中的權利責任越發明晰,社會治理結構、主體間組織方式等體制創新逐步完善,各主體共建共治的合作架構越發穩固,共享治理成果的制度規則也不斷完善,可以說,黨委領導力和社會自治成熟度的不斷提高、不同地區社會治理差距的逐步拉近,標志著我國社會治理事業開啟新篇章。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推動國際經濟社會大環境加速變化,結合這些“變量”來展望,“十四五”時期社會治理可能會更加趨于穩健。中國社會治理的核心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向“公平普惠”“和諧互助”“安定有序”方向發展。中國的社會治理將以一種穩健的步伐向“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傳統理想社會變遷,呈現“安泰”之美。
“均無貧”,向更加公平普惠的社會發展。在全面擺脫絕對貧困后,相對貧困問題仍需要我們應對,與此同時還應從收入、文化程度、職業等方面逐步構建“無歧視”社會,解決經濟中高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收入不平等、文化教育不平等問題,提高全民全生命周期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和無寡”,向更加和諧互助的社會發展。只有從制度上調整好人與人的關系,明確社會治理主體間責任義務,才有可能達成國家和社會穩定發展的根本目標。“十四五”社會治理相關規劃將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包括從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到村社層面的鄉規民約,讓人與人的關系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社會自治能力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社會組織的發展、志愿者隊伍的充實以及基層黨組織的功能發揮會更引人注目。
“安無傾”,向更加安定有序的社會發展。國際社會競合日趨復雜化,中國社會的安定至關重要,社會治理要向著更加安定有序方向發展,這也是為國際競合提供基本保障的需要。進入“十四五”階段,“安全”“穩定”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將更加突出,通過公共安全、國家安全體系的建立完善,相關制度的建立與健全,中國社會的內部矛盾將有更多制度化的解決方式,復雜國際環境中國家、社會的安全狀況也會進一步改善。安定的環境與秩序的完善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將最終導向中國社會治理的旨歸——國泰民安。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29日 02版)
篇:“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提綱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講師團精心策劃、制作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系列微動漫,共20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提綱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講師團精心策劃、制作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系列微動漫,共20篇。
四川還面向青少年群體創新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年宣講分團,讓青年人宣傳、帶動、影響青年人。截至目前,四川省委宣講團開展集中宣講報告98場次,舉辦各種形式的互動交流活動近30場次,直接受眾4.6萬余人次,各地各部門共開展基層宣講1.5萬余場,直接受眾66萬余人次。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披荊斬棘,奮勇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將不斷結出更多實踐成果,展現蓬勃生機。
11月份,“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下稱小微指數)為44.0,較上月上升0.1個點,小微經濟有序復蘇。從區域指數來看,11月各地區小微指數大部分呈上漲趨勢,東北地區為41.2,中南地區為46.1,西北地區為41.0,以上三地小微指數均上升0.2個點。
信心和底氣,源于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制度優勢、經濟基礎、發展潛力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是長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
總有一些年份,注定會在時間的坐標軸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
愛是因為這是一條連接鄭州北區東西向的咽喉要道,而恨則是由于彩虹橋常常在早晚高峰擁堵得一塌糊涂。去年10月26日起,鄭州市對彩虹橋進行封閉,由此,驅車往來高新區和東區需要繞上一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