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2日09:23 來源:猛犸新聞
大象新聞·猛犸新聞記者 米方杰/文圖
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常住人口減少相比,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鄭州,常住人口連年大幅凈流入,格外引人關注。近幾年來,正在大力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鄭州,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此選“安居樂業”。11月1日,記者了解到,貝殼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0城市剛需購房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由于在經濟發展水平、就業機會、居住友好性等方面有相對優勢,越來越多人選擇留在鄭州,鄭州置業動力指數為72.5,排在珠海、廈門、濟南、青島、無錫、合肥、昆明、天津等城市之前。同時,報告顯示,鄭州剛需購房者平均年齡約32歲,小于天津、上海、北京、長沙、大連、廈門、南京、武漢等城市。
百城置業動力比拼 鄭州遠超廈門、濟南、青島、合肥等
城市基本面發展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人口吸引力的大小,城市綜合發展實力越強,意味著未來人口流入增量住房需求越多。
在2020年新一線城市排名中,鄭州位居第9位,超越青島、合肥等城市,鄭州在新一線城市的這一位次,同樣吸引著更多的人到此“安居樂業”。貝殼研究院發布的這份報告顯示,在百城置業動力比拼中,鄭州位居第14位,同樣遠超青島、合肥等新一線城市。不僅如此,在省會城市中,鄭州的置業動力同樣遠超廈門、濟南、天津、昆明、貴陽、石家莊、太原等城市。
這在相關分析人士看來,并不感到意外,隨著航空港實驗區、自貿區鄭州片區、自主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大數據綜試區五大國家戰略在鄭州疊加落地,鄭州也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據悉,2018年,鄭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萬億、常住人口超千萬、人均生產總值超10萬的“三大突破”,邁入全國特大城市行列。
據悉,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除了為更多的人提供了創業和就業機會外,不僅如此,對到鄭工作的人才住房方面也開出了諸多優惠條件,對博士、碩士和“雙一流”大學本科畢業生首次購房,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2萬元補貼,這也讓一大批在鄭州工作的年輕人在購房方面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
報告顯示,鄭州等為代表的城市,在居住友好性、就業機會、經濟發展等方面有相對優勢,對剛需群體會形成持續吸引力。
鄭州剛需購房者平均年齡31.9 較杭州、武漢等小
記者了解到,此次報告中,貝殼研究院基于貝殼找房數據平臺近1年來剛需成交數據,選取4個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與11個二線城市共30個城市作為研究樣本,比較各城市剛需購房群體在購房總價、面積、區位等方面的選擇差異特征;同時,結合調研和平臺交易數據,真實描摹城市剛需群體置業需求和消費趨勢。報告首次盤點了主要城市“剛需上車基準線”。
其中,一線城市北京(350萬)、深圳(345萬)和上海(295萬)剛需上車門檻最高,廈門總價266萬元緊隨其后;長沙、沈陽、重慶等8城市剛需上車門檻稍低,平均購房總價在百萬以內,而鄭州則以112萬元的上車線位列第21位。
值得關注的是,如果單從性價比角度考慮,“大面積-低價格”無疑是最優的,而這其中便包括鄭州、成都、青島、武漢、西安、等新一線城市及濟南、南通、昆明等二線城市。
報告顯示,近年來,多城市平均購房年齡逐步增加,全面進入“30 ”時代。記者留意到,在30個樣本城市中,購房者平均購房年齡集中在29—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3.2歲,即以中青年為主。在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的剛需購房者年齡最大,分別達到了35.5歲和36.7歲,受制于城市高房價及限購政策等影響,剛需群體在一線城市購房置業難度相對較大,需要更長時間資金積累才能實現。
而在新一線城市中,天津購房年齡最大,剛需購房者平均約37.5歲,與之相對的,重慶、成都、合肥、西安、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剛需平均購房年齡相對較低,其中鄭州為31.9歲,小于杭州(32.2)、武漢(33.6)、蘇州(32.2)、南京(33.9)等新一線城市。
鄭州剛需購房套均面積87.74平米 比上海大24.14平米
記者留意到,各城市剛需上車平均面積差異顯著,其中,上海比鄭州小24.14平米。
樣本30城中,上海、天津、北京、大連等城市剛需置業套均面積尚不足70平米,其中上海剛需客戶購房平均面積較低,僅63.6平;而南通、濟南、佛山、長沙、鄭州等城市剛需客群居住普遍寬敞,住房套均面積在80平以上,其中南通以92平居30城首位,鄭州則以87.74平米位居第7位。
據悉,各大城市剛需上車面積的不同,很大程度上與購房負擔、住房供給結構等有關。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剛需上車平均面積排名靠后,一方面是因為所在城市居住負擔較大,另一方面則是這些城市住房供給以小戶型房源為主導,剛需選擇機會更多,以深圳為例,在售房源中近64%集中在90平以下面積段,整體住房市場結構偏向小面積房源。
90后成剛需消費主力“后浪” 鄭州剛需購房者中女性占比超男性
今年正式邁入而立之年的90后們,已成為買房路上的主力“后浪”,28.82%的受訪者名下無 房,其中79.6%為90后人群。調研人群中隨著年齡增長,各年齡段內無房人群比例逐步下降,但考慮到95后、00后低生育率、低自然增長率時代背景,人口紅利支撐住房剛需規模增長正在減弱。
值的注意的是,隨著廣大女性消費觀念的改變和經濟實力的增強,女性購房已成為一種社會趨勢,在住房剛需市場也不例外,平臺交易數據顯示,30城剛需購房者中女性占比在35.8%-56.3%之間,整體占比約為46.3%,近乎與男性購房者平分秋色。
分城市看,長沙、鄭州、深圳、重慶、濟南5個城市的剛需購房女性占比甚至超過了男性,樓市“她經濟”更強勢。其中,鄭州女性剛需購房占比在54.60。
當然,80后姐姐們的購房剛性需求不容小覷,30城女性剛需購房平均年齡34.4歲,其中23城女性剛需購房平均年齡高于男性,成熟女青年購房特征明顯。
記者同時了解到,從各個城市剛需來源前十城市看,絕大部分城市剛需來自周邊城市,但城市圈的成熟度不同,核心城市的剛需購房 虹吸效應不一樣。強省會城市合肥、鄭州、長沙等剛需購房前十來源皆為省內城市,占比達到七八成左右。
此外,近年來“房住不炒”政策堅決執行之下,驅使房價上漲投機性因素有所消退。報告顯示,消費者心態趨于平穩,超八成消費者認為所在城市未來1年內房價預期持平或微漲。
上游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鶴崗因“白菜房價”事件走紅后,二手房房價一直保持著小幅上漲趨勢,2019年11月均價為1904元/平方米,2020年3月均價為2375元/平方米。上游新聞記者走訪了多家房地產經紀公司了解到,鶴崗二手房交易均價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總價在10萬元以下的房源在當地比較普遍,四五萬元以內的房源大規模減少。
錢報杭州地產介紹,以200萬元30年期的等額本息貸款為例,如果原本是基準利率即4.9%的房貸利率,那么月供為10614.53元。@是你宇叔呀:個人覺得利率高且貸款時間剩余時間短的LPR更合適 來源:央視財經、錢報杭州地產;
談及結婚,買房買車永遠是年輕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對于很多人而言,房子能帶來安全感,房子代表著居有定所。8月25日,正值傳統節日七夕節,58同城、安居客發布的《2020年都市男女婚房置業報告》顯示,有80.9%的人表示婚前買好婚房是最佳選擇。
近日,鄭州市港城793公寓購房者向記者表示,2017年1月自己在793公寓購了房,但該購房者發現有一位市民和自己購買的房號、樓棟、樓層都一模一樣。記者發現,目前這些購房者手上只有認購合同,并沒有正式的簽約合同,但來到港區793招商運營中心,發現已經大門緊鎖。
地產商要賣房子,買房人想鉆空子炒房套利,中介想賺傭金,銀行客戶經理要完成KPI,國家本意為救中小企業發放的貸款,于是,一場資金游戲在深圳上演了。據了解,經營貸發放到手后,代辦貸款的中間人會提供一個對公賬戶來操作這筆資金,制造此資金是用于企業經營的假象。
“低利息+限制放開”使得經營貸對于當下的房地產市場充滿了吸引力,在深圳,其背后利益鏈條開始構建起來。現金購房辦理經營貸的過程與第一種情況相似,區別只在于,購房者出的不是抵押房產,而是4成首付款。
受疫情影響,近期不少地方出臺扶持房地產的措施,但在整體寬松的政策背景下,海南卻取消商品房預售,成全國首個實施現房銷售政策的省份。駱云飛 攝 海南省住建廳稱,發展安居型商品住房,是為滿足本地居民家庭和引進人才住房需求。
受疫情影響,近期不少地方出臺扶持房地產的措施,但在整體寬松的政策背景下,海南卻取消商品房預售,成全國首個實施現房銷售政策的省份。7日晚,海南省發布《關于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城市主體責任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對新出讓土地建設的商品住房實行現房銷售制度。
接到投訴,記者來到浩創梧桐郡售樓部,試圖找到當時賣給路先生房子的售樓員,可是售樓部銷售經理李偉卻說,當時的售樓員早已離職,所以具體情況沒有辦法核實。現在,浩創梧桐郡的態度就是:房子實測是103平方米,所以路先生必須補交12平方米的購房費用,否則不給房產證。
半年前,東北姑娘季瑤在“北漂”5年之后選擇了辭職,只身去往杭州開始新的生活。交易量是最直觀的指標,《報告》顯示,成都、天津、武漢、重慶、西安的房子賣得最多,成都的交易指數僅次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