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5日13:22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習近平:把紅色這樣的一些革命故事學好,銘記在心里。同時把各種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這種現代化知識和本領也都掌握好,做我們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建設者,我們是大有希望的。
這段話出自2020年9月16日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的講話。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創造的先進文化。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精神譜系中,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慶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寶貴精神財富,鼓舞著我們不斷攻堅克難,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是激勵我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
紅色文化蘊含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品質,為引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供了深厚力量,要將其傳承好、弘揚好,引導人們把實現個人價值同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將紅色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我們事業的發展積蓄力量。
傳承弘揚紅色文化,要充分利用紅色研究基地、紅色教育基地、紅色實踐基地、紅色文化教材,整合各類紅色文化資源,用紅色文化澆筑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使人們在持續的以文化人中開闊視野、提升素養,厚植真才實學,練就過硬本領,確保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ū酒谔丶s專家:王永祥 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明確提出“建成文化強國”,在部署“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中強調“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有助于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盤活紅色文化資源,做強生態環境優勢,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新華網發 劉建維攝 十堰市茅箭區茅塔鄉東溝村由回鄉創業人士開辦的草木染坊染出的布匹。
看革命舊址、聽革命故事、感受紅色精神……從大山深處的革命老區到遠近聞名的紅色生態旅游村,紅色資源和綠水青山為廣東省揭陽市火炬村帶來新的發展生機。
火炬村村貌煥然一新。去年火炬村重新粉刷舊屋外墻,以紅色故事為主題,繪制革命老區代表性墻畫,整個村貌煥然一新?,F在,火炬村著重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紅色旅游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保護紅色文化資源的同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70年前,十八軍軍長張國華的大女兒就是在進藏路上犧牲的,這也是十八軍進軍西藏的第一位犧牲者。 十八軍窯洞群遺址講解員“90后”藏族姑娘拉珍。拉珍站在十八軍窯洞群遺址前。
”東溝村黨支部書記張旭介紹,2019年全村實現經濟總收入730余萬元,旅游接待量達40余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50余萬元,帶動周邊50余戶村民就業創業,90%農村勞動力吃上了“旅游飯”,摘掉了“貧困帽”。
帶孩子參觀革命舊址,感受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風范;走進革命紀念館、歷史博物館,重溫紅色故事;獻上一束花,向為共和國獻身的英雄致敬……憶崢嶸歲月,聚奮進力量?!笆弧逼陂g,全國多地紅色景區人氣高漲,人們在互動體驗中感悟紅色文化,在致敬英雄中激發吾輩當自強的奮斗熱情。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以此為縮影,今年國慶假期,全國多地紅色景區人氣高漲,人們在游覽中滋潤家國情懷、傳承紅色精神、汲取追夢動力。
(吳兆飛)凝望著黃河出神,汽車一個轉向,視線被拉回到窗前。與積石山隔黃河相對,距查汗都斯鄉政府5公里,循化縣西路紅軍精神紅色教育基地便坐落于此。
在場館展陳中融入智能元素、為參觀者提供個性化講解、打造研學培訓等復合業態……湖南紅色旅游文化節已舉辦17年,見證了湖南紅色文旅產業的不斷升級。在旅游文化節的開幕城市韶山,游客除了可以瞻仰毛澤東故居、紀念館,還可以觀看大型實景演出、沉浸式情景劇,在韶山營地參加紅色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