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8日17:05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開放帶來機遇,競爭促進發展。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列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提出“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貿易創新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要求,為我們加快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提供了遵循,為新時代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明了方向。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加入國際大循環,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形成了“世界工廠”發展模式,為我國快速提升經濟實力提供了強勁動力。當前,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日趨復雜——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任務艱巨。這些都迫切要求我們把發展質量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在辦好自己的事的同時,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打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適應新時代新階段的新特點和新要求,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加快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需向改革要動力。要瞄準“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這個目標,以基礎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舉措,解決當前存在的一系列結構性、周期性、體制性問題,進一步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目前,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已經減至33條,今后一段時期,還要在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健全促進對外投資政策和服務體系等諸多方面有作為、有突破,為實現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掃清障礙、釋放動能。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需靠實踐增活力。我國已經設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深圳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實施方案發布,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也取得了積極進展。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在實踐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規律,聚焦打通各類梗阻,堅持抓好制度集成創新,讓新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制度成果涌現出來,形成新經驗、新認識、新方案,為不斷豐富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源頭活水。
中國經濟無論成長到什么階段,都要在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和搏擊。我們要勇于聚焦解決深層次和體制性問題,不斷提升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成色”,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贏得美好的未來。(經濟日報評論員)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熱解讀30年,從阡陌縱橫的農田到世界矚目的改革開放試驗田,浦東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留下深深足印。從商品市場的開放到要素市場的開放,浦東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浦東更肩負重任。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在中國法治國際論壇(2020)召開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信。中國堅持開放包容、互利互贏,愿同各方一道,積極開展國際法治合作,為建設開放型經濟、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提供法治支持。
在第三屆進博會《中國服務進口報告2020》(簡稱《報告》)專題發布會上,商務部服貿司司長陳春江表示,商務部將采取多重舉措,進一步促進優質服務擴大進口。2007版《目錄》發布時間距今已有10多年,包括39條禁止進口、87條限制進口的技術條目,許多內容已經不適應科技創新全球化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締造了后起大國工業化的增長奇跡,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普遍認可。開放是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邁向大國復興的必由之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締造了后起大國工業化的增長奇跡,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普遍認可。開放是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邁向大國復興的必由之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
題:海納百川共揚帆——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紀實 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全領域的,正在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回顧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跨越發展,“開放”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視角。今天的深圳,已經完成了從引進模仿到開放創新、從外向驅動到內外并舉、從低端代工到高端制造的飛躍,正在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率先恢復經濟增長,并通過與其他國家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德拉克魯茲認為,近年來,中國通過產業政策支持和區域發展策略等,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創新生態體系,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多式聯運構建立體空間新動脈,為“雙循環”新格局的“內外兼修”提供強大助推力。多式聯運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是促進我國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暢通產業循環,是整合“雙循環”縱橫交錯的“經濟線”的重要抓手。
9月21日,國新辦舉行北京、湖南、安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發布會。這次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擴容,將為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探索路徑、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