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16:41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24日訊 (記者 喬金亮)11月24日凌晨零時20分,由中鐵三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拱承斜拉橋——常益長高鐵沅江特大橋跨石長鐵路拱承斜拉橋拱塔經過110分鐘華麗轉身,實現完美對接,標志著常益長高鐵建設取得又一重要階段性進展。
常益長高鐵沅江特大橋跨石長鐵路拱承斜拉橋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全長245.7米,異形鋼塔高66米,總重達824噸,結構形式新穎,為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拱承斜拉橋。該橋小角度低位跨越既有石長鐵路,為減少對既有線運營干擾,經過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方的多次研究論證,首次成功運用自主研發設計的新型低位豎轉輔助系統,采用“豎轉+平轉”施工工藝,既減少了在線間搭設臨時支墩和鄰近豎轉用的大型扣塔,同時也解決了涉營業線施工人員不進入線路作業,大大降低了營業線施工安全風險。
施工方中鐵三局項目部安全總監洪亮介紹說:“異形鋼拱低位連續轉體、豎轉過程中重心不斷變化、采用不平衡平轉施工難度未前所未有,施工組織要求極高”。
施工中,項目部積極落實黔張常(懷邵衡)公司技術創新要求,全方位應用3D打印、BIM(建筑信息模型化)等先進技術,利用物聯網及云端數據管理集成平臺,實現了項目施工全周期的數據儲存、分析和利用。在橋梁不同工況仿真技術分析、異形鋼拱低位連續轉體及高位精準合龍、主梁上跨既有線大懸臂雙向拖拉精準合龍,成品索上跨既有線高位索導管精準施工、線性動態條件下無砟軌道精準鋪設、拱承斜拉橋施工全過程的智能監控技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常益長高鐵西起常德,向東南經漢壽、益陽、寧鄉,直抵長沙的全長157.502公里,設計行車時速350公里,線路西北端接黔常高鐵、襄常鐵路,中部與益婁鐵路相銜接,東南段接長贛鐵路、長株潭城際鐵路,是湖南省環省快速鐵路網的重要交通主干線。建成通車后,將實現常德、益陽、長沙三個城市交通動脈的“無縫對接”,并與長株潭城市群鐵路網形成互聯互通,對推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滬蘇通大橋的設計建造技術,實現了五個“世界首創”,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麗香鐵路金沙江特大橋為三跨連續單跨懸吊上承式鋼桁梁懸索橋,是國內首座大跨徑鐵路專用懸索橋,全橋長882.5米,主跨達660米,跨越金沙江。
黑河,是一座不大的城,面積只有6萬多平方公里;黑河,也是一座不小的城,眾多景區各具特色,可以讓人領略異域風情。露天帳篷區有7間星空帳篷,躺在星空帳篷中,看著天空中的云彩,周圍沒有城市的喧囂,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游客十分享受這種新奇體驗。
相約幸福黑河,感受邊境發展。黑河,是一座不大的城,面積只有6萬多平方公里;黑河,也是一座不小的城,眾多景區各具特色,可以讓人領略異域風情。
7月初,隨著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投入使用,長三角一體化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又取得了新進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承載著特有的使命,要求在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前提下,探索區域協同發展“中國方案”。
隨著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建成通車,其作為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再度刷新世界橋梁建設史的紀錄。橋架五洲,路通四海,中國橋梁一次次刷新世界紀錄,中國創新一點點改變世界,前進道路從無坦途,惟其勇毅篤行,方顯使命初心。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主塔高度為330米,相當于110層高樓,為世界最高公鐵橋主塔。拉薩至林芝鐵路藏木雅魯藏布江大橋主拱跨徑43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跨度最大的鐵路鋼管混凝土拱橋,已于2020年6月實現合龍。
在山東,包括機場、高鐵、高速公路在內的一批交通項目日前集中開工。在濟南市最北部的商河縣,商河通用機場開工建設,計劃2021年底建成使用,屆時可開展空中旅游、空中測繪、農林噴灑、公眾救援等飛行任務。
今天(6月26日),廣西南寧至崇左鐵路項目施工取得關鍵進展,隨著下午3時58分一聲爆破,南崇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渠那隧道順利貫通。今天,南昌地鐵4號線首個雙線隧道貫通,工程比原先計劃提前十多天完成,這背后是3000多名建設者堅守崗位、爭分奪秒的努力。
6月6日,我國最長過海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廈門翔安新機場片區地下綜合管廊過海工程完工。5月29日,全長超過萬米的格庫鐵路第一長隧道——阿爾金山隧道鋪軌工程順利完成,新疆將新添一條出疆“大動脈”。
截至目前,241個在建外資大項目基本全部復工,中國依然是吸引外商投資創業的熱土。4月底,18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意向項目在上海浦東集中簽約;5月11日,山東集中簽約重點外商投資項目92個,總投資達99.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