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16:4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昆明11月25日電(記者林碧鋒)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云南省日前出臺相關政策,其中提出優化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措施,鼓勵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創新,探索建立“容錯”機制。
新政策明確,研究制定在主要行政執法領域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建立“容錯”機制,對非主觀故意、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先行告誡說理,指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覺改正,一般不予行政處罰。
新政策提出,加快布局5G網絡、區塊鏈技術云平臺、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基建,拓展農業、工業、交通、城市治理、公共服務、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場景。繼續探索“一部手機”在政務服務、社會治理、智慧旅游等領域的深度應用。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的通知》,除了浙江為擴展區域外,我國自貿區又新增三個,總數已增加至21個。可以說,包括北京、湖南、安徽在內的更多自貿區逐一落地,必將進一步推動自貿區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上級布置工作,要求越明確越好,指示越具體越好,下文越詳細越好。歸根到底,容錯機制的建立和規范運轉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試錯、求證的過程。有人為容錯機制的有效運轉而擔當,才能鼓勵有擔當者放開手腳,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面對上級調研,反映些無關痛癢的小事、不愿說出核心問題;面對問卷調查,電子版的還能多寫幾句,手寫的怕筆跡暴露就“意思意思”;面對記者采訪,“不提自己的名字”成為愿意發言表態的前提。基層干部“匿名化”傾向,表面上看是“低調做人”“沉默是金”的文化生態在基層扎根蔓延,本質上則是官僚主義結出的“惡之花”。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李克強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點贊部分城市率先松綁“地攤經濟”。在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和消防通道、不影響市容、不噪音擾民、不污染環境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放寬占道許可條件。
一圖看懂北京的垃圾分類 擔心自己“傻傻分不清”也別慌,北京市四分法(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充分發揮了其他垃圾的“容錯性”。如果民眾無法特別精準地判別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可以將之置于其他垃圾中。
為進一步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在疫情防控一線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日前,省委組織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干部關心關愛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最近,湖北以外新增確診人數有反復,但是整體呈下降趨勢。而從除湖北以外的全國疫情來看,盡管形勢明顯好轉,但是面對得來不易的成績要守住真的是來不得半點兒麻痹大意。有的地方沒有正確理解復工復產和抗擊疫情并行不悖,所以出現了從嚴防死守轉為“陡然降壓”的傾向。
在疫情防控進入攻堅新節點,全國普遍開展定點隔離、居家隔離的新階段,應當關心、愛護基層防疫工作人員,應當切實關心、愛護基層防疫人員,更好地筑牢基層的責任防線。社會組織的資源捐助要適當關照基層,心理咨詢要面向基層,關照基層防疫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與壓力排解。
湖南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邊實踐邊總結邊提升,把主題教育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上升為制度機制。建立健全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制度機制。
中央層面開展的生態環保督察風暴要追溯至2015年。今年上半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正式啟動,新一輪督察首次納入央企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并首次實施容錯機制。輪督察解決了老百姓身邊的問題大約15萬個,并且通過督察報告、專項督察等方式,推動各地解決了2100多個比較大的生態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