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15:14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11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發布多個最新經濟數據。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加快復蘇,持續增長“后勁”十足。
國家統計局:前10月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轉正
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公布,今年1到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5個行業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其中,1到10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9.6%,增速比1到9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3.2個百分點。
此外,在國內需求回暖、出口形勢好轉等因素共同拉動下,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增速穩定回升。下游需求持續回暖的同時,也帶動了產業內部循環逐步暢通,上游原材料行業利潤快速修復。
國家稅務總局:前10月一般納稅人戶數月均凈增8.8萬戶
國家稅務總局11月27日發布,今年前10個月,全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戶數穩定增長,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不斷增強。1—10月,一般納稅人戶數月均凈增8.8萬戶,月均環比增長0.86%。特別是二季度以來,隨著生產秩序有序恢復,一般納稅人戶數月均凈增10.5萬戶,月均環比增長1.01%,基本達到去年同期水平。前十個月,批發零售業的戶數增長最多,占總量的32.8%;民營企業增量占到了90%以上,成為增長主要驅動力。
國家稅務總局:減稅降費繼續鞏固 新稅費優惠政策出臺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稅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覆蓋全部貨物、服務領域,貫通一二三產業,也是減稅降費的主力稅種。在鞏固和拓展去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基礎上,今年又出臺了7批28項稅費優惠政策。
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11月27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截至目前,央企621戶子企業已選聘職業經理人近5000人,119戶控股上市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央企所屬子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超過70%。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彭博社的報道說,一系列早期指標顯示,受出口和股市升至2015年以來最高位的支撐,中國的經濟復蘇趨于穩定。
我國PMI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質量持續向好。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我國經濟自3月以來持續恢復。展望未來,憑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繼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對省內工業增長貢獻率逾六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9%……近期浙江省公布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中,數字經濟底色愈發亮眼。
省統計局昨日發布10月份全省經濟運行分析。分析指出,10月份,我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成效持續顯現,生產穩中有升,需求持續回暖,物價總體平穩,全省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昨天(17日)公布的部分宏觀經濟數據。從用電量看,10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6%,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都保持了較快增長。
今天(10月31日)公布的另外一個宏觀經濟數據——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2%,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創年內新高,表明非制造業復蘇步伐有所加快,來看具體行業表現。
從各地公布的經濟數據中可以發現,不論是東部沿海還是中西部地區,消費市場呈現出持續回暖的態勢,一些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勢頭良好,進出口也呈現出明顯回升趨勢。
昨天(28日)多部門發布我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回應民生方面重大關切,涉及企業減負、養老金發放、交通運輸、環保治污等多領域。針對老百姓關注的今年入秋以來京津冀區域出現的空氣污染過程,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制定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計劃。
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進入衰退,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實現了V型反彈,成為全球唯一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呈現不斷向好的發展趨勢。林毅夫:大家都說中國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但實際上看2019年的數字,出口只占我們國內生產總值的17.4%,所以國內市場是主要的,國內循環是主要的。
關于中國經濟數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副主任肯尼斯·康近日表示,中國經濟迅速恢復增長主要得益于兩個因素,一是疫情防控措施,二是支持復蘇的宏觀經濟政策措施。在今天(22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就此表示,關于中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我這兩天已經多次介紹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