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11:35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從秋季學期以來,線下培訓機構已紛紛復課。經過一段時間重回課堂,不少家長卻發現,無論課程設置,還是原來被視作“亮點”、用于“拉好感”的免費附加服務,似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水。
“沒關門就不錯了”“湊合上吧”“用完不續費了”……頻發的“跑路”事件令家長對商家服務“打折”頗為無奈。而機構急于挽回疫情期間產生的損失,造成不好的消費體驗,結果也是得不償失。專家提醒,雙方不妨真誠溝通,互相理解,取得一致的前提下考慮進行合同變更來共同應對。
插圖 宋溪
店家變相催促 家長不愿續費
雖然天氣漸冷,小西媽媽還是堅持每周給孩子約2至3次游泳課。倒不是多有毅力,而是“不知將來會有什么變化,想趕緊把課上完。”
小西上課的地方,是一家親子游泳機構,每節集體課,課時費用近300元。之前小西媽媽都選擇傍晚時段的集體課,“有兩到三組可供選擇,上課的人挺多,每次約課都要拼手速。”
而疫情之后的工作日,集體課從傍晚時段消失了,只在晚七點后保留了一組。取而代之的是一對一私教課,每次需劃扣兩個課時。雖然不少家長提過意見,要求恢復集體課,但店里始終不做回應。出于孩子時間安排限制,小西媽媽只能每次都約私教課。“店里心思我們明白,為了資金周轉,想讓我們趕緊消費完課時好續費,但這種變相催促讓人心里很不痛快。”
涵涵所在的游泳機構,雖沒有這種變相催促,但服務較之疫情前也大打折扣。“之前在兒童游戲池里,有教練會一對一帶著,鼓勵孩子劃水、追逐玩具,‘漂’上很多圈。雖不算真正學游泳,一次下來也挺受鍛煉的。游完給洗澡,然后抱到旁邊再按摩,孩子很喜歡。”
自從重新恢復營業,涵涵奶奶明顯覺得店里人手少了很多。“教練基本不管,只在旁邊看著,讓孩子自己漂著玩兒。至于按摩更是別想,有時候前臺服務員還得幫忙給孩子洗澡呢,只能簡單沖沖趕緊穿衣服算了。”
對于這種變化,涵涵奶奶坦言并不出乎意料。“疫情期間看到那么多店跑路,其實我們都做好這家店關門的準備了。能堅持營業確實不容易,不過這個服務水平,等剩下的二十幾次游完,我們肯定不會再續費了。”
免費服務取消 “亮點”不再附加
最近,爍爍媽媽與兒子所在的繪畫培訓機構溝通了好幾次,對原本規定每節課學員不超過6人,疫情后卻回回都在10人以上的狀況表達質疑。可對方十分“真誠”地給出了種種理由——老師辭職,開不了那么多班級;學員退費,有些班剩的孩子太少;孩子大了,自我管理能力增強……歸根結底,恢復營業之后,他們也有各種現實困難。
曉風媽媽也遭遇了類似情況。她之前給孩子預付費買的英語課時包,按合同規定都是線下課,且一半課程是外教授課。春天,機構就將線下課改成了網課,但劃扣同樣的課時。線下課復課后,多數外教沒有回歸,但機構還是每上一節課就劃掉一個課時。不少家長提出異議,機構只解釋這項課程是和外教一起商定的,不肯做出讓步。
除了課程設置本身,不少機構還借機取消了附加服務。某課后托管班原本擁有上千本繪本、課外讀物,允許孩子們在托管期間免費閱讀或借閱。當初招生時,這項服務是該托管班宣傳亮點之一,但恢復托管后,免費閱讀服務就被取消了。
小魚所在的機器人培訓機構,此前在活動區域留有4個操作臺,擺滿成套的拼插教具。課前課后,孩子們都可以自由玩耍練習。小魚媽媽回憶,這是孩子最喜歡的環節。“上課前完成一個拼插作品,課后再把剛才學到的內容重新搭建一遍,加起來能玩一個多小時,回家都不用復習鞏固了。”
而恢復營業后,機構將操作臺取消,所有教具都放回了教室,也不允許孩子課前或課后長時間逗留。小魚媽媽十分不解,“教室里的教具也都是在孩子之間反復使用,只要做好消毒不就行了?直接取消,完全是借著疫情防控名頭故意縮水服務。”
建議
雙方意見一致可變更合同
采訪中記者發現,雖然多位家長對機構的“前后不一”心生不滿,但也不愿因此去投訴舉報。除了麻煩,還擔心若真令對方開不下去,受損失的還是自己。“我朋友給孩子報了4家培訓機構,有2家跑路,好幾個月了錢都沒拿回來。”一位家長直言,相比之下“有得上總比沒有強”,打算把手中課時“湊合”用完后就暫停,觀望一段時間,直至培訓機構人員、設施、資金流轉基本恢復正常再進行下一步考慮。
在中消協律師團成員、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斌看來,消費者與培訓機構簽訂合同后,培訓機構應按照合同約定的課時、師資、費用標準履行義務。但因疫情影響,許多培訓機構面臨著一些困難,這也是客觀事實,可以和消費者進行溝通協商,變更合同。
例如疫情嚴重時,沒法開設線下課,征得消費者同意后可以轉為開設線上課。有的機構恢復線下課后,老師人手確實不足,想要合并班級,與消費者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合同的變更。同時,相應費用標準應該有所調整。“小班變中班,兩個班差額不一樣,老師關注度不一樣,效果肯定是有所差別的。從法律上來說,培訓機構沒有權利單方面變更合同,否則應承擔違約責任。”
“錦上添花”的免費附加服務,培訓機構能否隨意取消?李斌認為,主要需看是不是有證據證明,消費者當初選擇報班,該免費附加服務是一項重要的考量因素。“比如宣傳材料上,該免費附加服務是否是商家明確的宣傳亮點。如果有特別明確具體的指向,宣傳材料也應作為合同內容的一部分。”但李斌坦言,想要證明免費附加服務真的對雙方締約產生影響,確實比較艱難。如果沒有明確約定的,商家沒有義務提供。
“培訓機構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一段時間沒有費用回籠,但人工、場地等支出還在持續,確實存在現實困難。”對于服務縮水現象,李斌認為,培養客戶、建立消費者的忠誠度對商家十分重要,急于“回血”造成不好的消費體驗,肯定不利于將來發展。他建議,作為商家,應讓消費者看到自身的努力,不妨將難處直說,盡量取得消費者的理解,雙方進行友好協商,看怎么將合同進行變更。“想要經營得長久,必須得誠實守信。”
河南:校外培訓機構本月全面“體檢”
12月1日,河南省教育廳印發通知,決定自202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在河南全省開展“五查五看”校外培訓機構排查整治活動,扎實規范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
很多配音培訓機構在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多個平臺投放的廣告,吸引了愛好動畫、游戲配音的網友叮當。為多名知名男演員配過影視劇作品的配音員彭堯表示,配音絕不是一個可以速成賺高薪的行業。
編者按:“就業”身兼“六穩”與“六保”之首,其中如何保障近三億農民工就業尤為關鍵。央廣網北京10月11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李行健 張浩森)臨泉縣宋集鎮的農婦張富玲今年50歲,受疫情影響,在江蘇打工的廠子不景氣,她干脆回了老家,和同鄉的姐妹搭伴來縣里月嫂培訓班報到。
溫州一名培訓機構教師被核查發現有奸淫幼女前科,目前已被當地教育部門責令辭退。祁東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王文、丁磊、鄒忠、蔣華兵、劉志翔、王鋼奸淫幼女、強奸他人的行為均已經構成強奸罪,其中王鋼強奸未遂;被告人張某某、周某某幫助他人奸淫幼女,是強奸罪的共犯。
從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園區、制度體系、要素供給等維度提出26項創新舉措 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基本健全以貿易便利、投資便利為重點的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制度體系;到2030年,實現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資金跨境流動便利、人才從業便利、運輸往來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
受疫情影響,學校、培訓機構等普遍開展線上教學,大大促進了相關產品和技術的發展。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的參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學校的停課不停學,也由此給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在天津市考察時指出,社區工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摸準居民群眾各種需求,及時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朝陽里社區有5000多戶居民,3000多名志愿者,像柴志華老人這樣的27戶困難老人都有志愿者一一對接。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1號令 即:景區停止開放;商場、娛樂場所、餐飲店停止營業;施工工地停止施工;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停課;漁船貨船停港避風;所有運輸車輛停運,司乘人員到安全場所避風。臺風經過地居民及所有人員務必留在室內或在安全場所避風,關閉并加固門窗,遠離門窗玻璃等危險物,不允許出入或乘坐電梯。
家長氣不過,找來當地電視臺記者一起去培訓機構,可輔導班班主任一問三不知,校長也是百般推脫,甚至聲稱自己辦輔導班不賺錢還賠錢。這位家長到了孩子中考成績出來才發現,孩子上輔導班的書都是空白的,也就是沒有做任何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