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1日17:20 來源: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正在正覺寺文殊亭展示。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馬首銅像正在圓明園正覺寺展出。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此次入藏儀式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辦,《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國家文物局會同北京市有關方面,選定圓明園正覺寺作為馬首銅像展示場地,文物建筑文殊亭作為馬首展區。通過實施展示提升與安防改造工程,正覺寺具備了文物安全與展覽條件,國家文物局將馬首銅像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展廳設置了一個多媒體展示十二生肖獸首噴泉景象。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2007年,國家文物局獲悉馬首銅像即將在香港拍賣,斡旋推動回歸,港澳知名企業家、愛國人士何鴻燊先生慨然出資購入。2019年,何鴻燊先生將馬首銅像捐贈國家。2020年,國家文物局正式將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展示,為馬首銅像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完滿句號。
展廳展示的一座海晏堂模型。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馬首歸園,昭示了文物追索新方向。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框架下,中國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機制日益成熟,成果豐碩。對于在國際公約生效前,歷史上因戰爭劫掠、文化掠奪、非法貿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如何開展追索返還,國際社會依然缺乏法律基礎和普遍共識。中國政府堅定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支持非法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國,愿和國際社會一道,將促進歷史流失文物返還作為重點方向,推動文物流失國與文物流入國相向而行,共同探討妥善解決歷史問題的有效途徑,為構建更加公平正義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新秩序,繼續貢獻中國實踐、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據悉,《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北京市文物局、中共海淀區委、海淀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承辦。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覽面積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約100組件,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即日向社會公眾開放參觀。
新京報記者 倪偉 攝影記者 浦峰
在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2007年,馬首銅像現身拍賣市場,何鴻燊斥資6910萬港元將其購回,并在港澳地區公開展示多年。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正在正覺寺文殊亭展示。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此次入藏儀式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辦,《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對于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國家文物局經商北京市政府答復稱,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后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捐贈儀式現場,國家文物局宣布:經與捐贈者澳門愛國企業家何鴻燊先生協商,“馬首”銅像,將交由圓明園管理處展陳、收藏。有了圓明園收藏書畫作品的《名錄》,劉陽和同事們開始四處奔走,努力尋找這些作品的下落,并用不同的顏色標注了這些作品出現的地方。
捐贈儀式現場,國家文物局宣布:經與捐贈者澳門愛國企業家何鴻燊先生協商,“馬首”銅像,將交由圓明園管理處展陳、收藏。有了圓明園收藏書畫作品的《名錄》,劉陽和同事們開始四處奔走,努力尋找這些作品的下落,并用不同的顏色標注了這些作品出現的地方。
隨處可見的服務機器人、移動式紅外測溫技術、炫酷的VR全景電影……穿行在本屆服貿會的各展館,5G+8K、云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帶來的新應用精彩紛呈,與服務貿易深度融合,智能化元素撲面而來。
當日,國資委輕工機關服務中心向圓明園管理處捐贈流散文物1件。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準備搬運回圓明園的流散文物太湖石(9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9月8日,圓明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在介紹太湖石上刻畫的詩句。
文中還提到,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何鴻燊決定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何鴻燊是澳門舉足輕重的人物,曾任第9至11屆全國政協常委,多次受到中國國家領導人接見,曾參與見證中英、中葡談判及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記者25日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經綜合評定,擬新增北京市圓明園景區等22家旅游景區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公示期為12月25日至12月31日。據悉,這22家旅游景區包括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景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胡楊林旅游區、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古鎮景區、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景區等。
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不少觀眾聚攏在展柜前,一睹其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