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7日12:5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在大會的“農險專項產品創新與脫貧攻堅”分論壇上,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中央財政支持下,我國農業保險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從單一到多元,從試點到全面推行,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相關單位盡快啟動修訂農業保險法規的相關工作,發揮好中國農業再保險公司的作用,并且加大力氣解決地方拖欠保險公司的保費補貼問題。
據介紹,截至2019年年底,中央財政補貼保費的農業保險品種擴大到16個,基本涵蓋了關系國計民生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大宗農產品。2019年中央財政撥付保費補貼資金265億元,提供風險保障3.8萬億元,各級財政保費補貼比例為75%。
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 洪日南:2019年保險機構簡單賠付率83%,高出財政補貼8個百分點。從承保和理賠戶數看,我國均居全球第一;從保費規模看,我國已經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農業保險大國。
洪日南介紹說,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有關單位,穩步推進包括農業保險法立法調研、督促指導中國農業再保險有限公司籌備組加快籌建以及加大保障力度、按時結算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等方面的工作。
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 洪日南:下大力氣解決地方拖欠保險公司的保費補貼問題,研究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研究擴大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的以獎代補試點,扎實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切實將黨和政府支持的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編輯 路凱麗)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截至今年9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207061.9億元,比“十三五”期初增長85%,178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2.5%。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獲悉,“十三五”期末我國保費收入達4.5萬億元左右,“十三五”期間保費收入年均增長約13%,保險總資產年均增長約12%。截至今年9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20萬7061.9億元,比“十三五”期初增長85%,178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2.5%。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目前,全國832個國家貧困縣已經全部脫貧摘帽,剩余的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表示,我國建立了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
經過兩年多的反復論證和修改,《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下稱“新規”)于近日完成修訂,并與《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同日發布。新規根據最新醫學實踐,科學劃分疾病等級,合理區分重度疾病與輕度疾病,使賠付更加精準合理,是本次修訂一大突破。
落實完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力度,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達基層和企業,鼓勵企業不裁員、少裁員。優化服務培訓促進就業: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建設,開展直播帶崗、專場招聘、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等多種形式的供需對接服務。
昨天(28日)多部門發布我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回應民生方面重大關切,涉及企業減負、養老金發放、交通運輸、環保治污等多領域。針對老百姓關注的今年入秋以來京津冀區域出現的空氣污染過程,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制定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計劃。
記者從海南省扶貧辦獲悉,目前海南省防貧綜合保險政策已惠及全省317.65萬農村居民,投保覆蓋率達83.05%。截至目前,已有9個市縣實現農村一般戶全覆蓋和對農村重點人群(建檔立卡戶和臨貧易貧戶邊緣戶)的理賠救助。
按照銀保監會關于車改有關部署,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已啟動商業車險綜合示范條款的修訂工作,現已形成《商業車險綜合示范條款(2020版征求意見稿)》,并于近期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為進一步紓解企業困難,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扶持政策。今年2月份,人社部聯合相關部門出臺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措施,對企業繳納的養老、失業、工傷3項社會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實施免、減、緩。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雖然今年減免社保費的力度和規模空前,但減免社保費不會影響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4.77萬億元,預計到年底還能保持3.8萬億元以上的結余,此外還有2萬多億元的全國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整體支撐能力較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