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加油有加油站,電動車充電有什么?是私拉亂扯電線,還是路邊的快速充電站?
我敢打賭,飛線充電和街頭快充,90%的人這兩條都干過!
可是你知道嗎,私拉亂扯電線極易引發火災事故!街頭充電器沒有統一的產品標準!采取這兩種辦法充電的后果都很危險!
簡易的“高空飛線”,就是從樓上甩一根電線下來,接上插頭就能用,鄭州很多小區居民都用這種辦法給電動車充電。
稍稍“規范”一些的飛線,電線看上去比上一個耐用一些。
飛線充電往往是電動車主下班充電,第二天早上上班才拔去插頭,騎車走人。“電池過長時間充電,會發張、發鼓,容易發生火災”,有電動車售后維修點維修員說。
今年7月,鄭州銘功路一小區疑因電動車飛線充電引發火災,致使12輛電動車和5臺空調外機被燒毀,低層住宅部分窗戶玻璃也被損壞。
既然飛線這么危險,為什么小區不管呢?或者多問一句,為什么小區不統一安裝配備充電點呢?問得好!去年6月,鄭州市五部門共同發文要求所有居民小區必須建電動車充電點,時至如今,幾乎成為“一紙空文”。
在鄭州,像這樣有規范充電點的小區并不多。
絕大多數老舊小區仍處在私拉亂扯的狀態。“老小區地方不好找”、“居民意見不一”、“資金籌措困難”等,成了較常見的理由。
既然飛線不安全,街上那么多充電站總可以了吧?小編告訴你:不一定哦!普通充電沒問題,可如果你圖省事用快充,可就得小心電池壽命減少了!
鄭州街頭隨處可見這樣的快速充電站,“有立式的有掛式的,從36伏到72伏,都可以。一路的充一個車,兩路的充兩個車。”一位充電站銷售人員這樣說。
可是,充電站安全嗎?有沒有相關的產品標準?答案是:不安全,沒標準!
所謂快速充電,就是用超過常規充電的電流,在短時間內將電池充滿,普通電動車充電電流是2.5安左右,而快充可以達到17安,大電流充電很容易讓電池老化、出故障。而故障電池最容易導致的嚴重后果就是夜間充電無人看守時,發生火災!
鄭州街頭一個充電站,“接上就能用”,老板這樣說。
因為使用快速充電或過長時間充電導致的電動車電池損壞,這種情形非常多見。
關于快速充電站的產品標準,有生產廠家說:政府不管,有電就行。
而當記者商戶身份稱準備安裝充電站詢問廠家,使用充電站充電安全不安全,有沒有人管時,銷售人員自信滿滿地說:“放在門口,只要城管不管,別的沒人管。”
管理的缺失,必然導致行業和使用者的無序亂象,河南天基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照耀建議,政府應當盡快制定電動車充電相關產品標準和管理規范,絕不能淪為無人問津的管理真空:“政府應該出臺專門的規定,提供充電服務的組織也好、個人也好,必須滿足什么條件才能提供這種服務,比如場所、人員、設備,甚至它的資金的規模。”
正在維修點補充電解液的電瓶。“一天能修十來個壞電瓶,都是充電充壞的”,店老板說。
如果說充電管理真空使得電動車成為火災元兇之一,那么,隨意改裝、出售時便拔除限速器等,便是電動車成為馬路殺手的主要幫兇。明天歡迎繼續關注電動車改裝二三事。
11月14日8點10分左右,駐馬店市天中山大道和文明路交叉口一輛電動車突然起火,濃煙滾滾。
11月14日8點10分左右,駐馬店市天中山大道和文明路交叉口一輛電動車突然起火,濃煙滾滾。
電動車在充電時,要仔細檢查附近是否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電動車在起火時引燃附近的物品,造成更大的火災。電動車的充電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應控制在8小時之內,若是充電時間較長,熱量積蓄較多,導致電瓶發熱,極易引發火災。
電動車是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交通工具,消防部門對近年來發生的電動車火災進行梳理發現,有95%發生在充電過程中,而亡人火災幾乎全部發生在充電時段。結合電動車火災特點,市消防部門建議,使用完電動車后,應停放在安全地點,不要停放在樓梯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處,不得占用消防車通道。
昨天凌晨,鄭州市工人路與隴海路交叉口一電動車棚內發生一起火災,10輛電動車、7輛自行車和一輛垃圾車被燒毀。10月27日凌晨1時58分,中原區消防大隊友愛路消防中隊接到報警稱,工人路與隴海路交叉口一電動車棚內發生火災。
電動車規范管理,新鄭先行。該政策推行一個多月,已有6000輛電動車上牌,新鄭市電動自行車登記備案時間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今年年底前未辦理登記備案的電動車上路后將被扣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志強 實習生 牛靜芳 通訊員 石小雨 安陽湯陰縣城一男青年盜竊他人電動車后,為了順利推走自己的電動車,謊稱電動車被盜報假案,上演賊喊捉賊的鬧劇,不料被民警識破。
9月28日凌晨3點多,鄭州秦嶺路與航海路交叉口附近的茜城花園,小區29號樓前2單元旁的電動車突然著大火,火苗隨著大風瞬間竄起近3米高。
整治電動車上樓,“人攔”變鐵欄。電動車上樓充電,擠占電梯資源又存在安全隱患,近日,鄭州燕莊小區防止電動車上樓,試行樓洞口安裝柵欄。鐵柵欄只能允許行人通過,不影響嬰兒車和輪椅通過,而電動車卻無法通行。
這些被交警攔停的電動車駕駛人,有的是騎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有的是騎車闖了紅燈,還有的則是騎車違規載人。有市民質疑,交警部門應該把主要精力用于查處電動車闖紅燈、“黑摩的”非法載客以及瘋狂的渣土車上。
今天(9月13日)16:00左右,車友寧先生向河南交通廣播爆料:新鄭溱水路與倉城路向南30米 北向南,一輛黑色私家車撞擊電動車,電動車上一名女子和一歲多的孩子躺在地上,女子頭部流血,傷情不容樂觀,孩子頭部也受傷了,現場觸目驚心。
據知情人介紹,因為立法程序比較復雜,有很多程序要走,鄭州電動車管理辦法今年很可能無法出臺。同為省會城市,南昌的各類電動車達到了150多萬輛,許多管理難題與鄭州類似,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鄭州管理電動車的難處:
8月8日9時許,鄭州市公安局經開分局交管巡防大隊巡邏民警在經開第十五大街正常巡邏,巡邏至鴕鳥園北邊約1公里的位置時,民警看到一名中年女子吃力地推著一輛電動車在路邊緩慢行走。
8月1日凌晨,一名“五進宮”的慣偷在又一次下手偷盜電瓶后,被金水路派出所的巡邏民警逮個正著。經過突審,該男子名叫胡某克,22歲,原陽縣祝樓鄉人,經審訊,胡某克對偷盜電動車電瓶一事供認不諱。
8月1日凌晨,一名“五進宮”的慣偷在又一次下手偷盜電瓶后,被金水路派出所的巡邏民警逮個正著。經過突審,該男子名叫胡某克,22歲,原陽縣祝樓鄉人,經審訊,胡某克對偷盜電動車電瓶一事供認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