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電動車保有量現在保守估計有200萬輛,用戶多,問題也突出,究竟該怎么管,怎么治理?一個好消息傳來,《鄭州非機動車管理辦法》或將出臺。
自2006年起,“河南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提上立法日程”的聲音就沒有斷過,2008年起“鄭州市電動車上牌管理”的消息也不時傳出,《鄭州非機動車管理辦法》已經納入2015年度政府規章制定計劃正式項目。
一位“執拗”的交警
對于鄭州小電電,鄭州知名交警楊華民可算操碎了心。
長期以來,他跟個碎嘴老太婆似的,得空就在個人微博上嘮叨幾句,而他個人發布的有關電動車的微博,就有400多條。
7月28日下午1點35分,楊華民以微博“有圖有真相”發布了其當天遇到的各種違規小電電案例。
他對經過自己崗上闖紅燈、行駛機動車道的小電電車主一律罰款,且口頭批評了一名殘疾小伙子。之后,楊華民又得空轉了個事故視頻,一輛闖紅燈小電電與一輛正常行駛小轎車相撞,小電電所載3人被撞飛。對此,老楊苦口婆心地勸:把交通事故視頻讓受傷者看、讓闖紅燈者看,反復看!不闖了,放行!還闖,每天看視頻45分鐘,看一星期……
這位“執拗”的交警,為啥這么跟小電電過不去?
在他看來, 鄭州小電電數量龐大,目前沒有出臺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細化管理,是其產生大量違法行為的主要原因,而當前只靠一線交警路面執法,有很大難度。
楊華民認為,要治理小電電,應先從源頭下手,河南省內企業禁止生產超標小電電,河南商業禁止銷售超標小電電。其次,對現有小電電上牌管理,納入監管,對現有超標小電電也應準予上牌,但以制定一定過渡期的形式,逐漸淘汰。再次,管理辦法中還應對小電電的停放、充電等進行規定,防止亂停亂放,當然還包括制定詳細的交通違法處罰辦法。
楊華民還有一重身份,那就是河南省人大代表。2014年河南省人代會上,楊華民提交《電動車管理辦法》議案;今年省人代會上,楊華民再次對此進行呼吁。
一項沒間斷的行動
據悉,鄭州查處小電電的行動幾乎天天有,可為啥就是治不住違法的小電電呢?
去年11月,鄭州交警部門在全市開展交通秩序綜合整治“百日行動”。行動期間,對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進行頂格處罰50元并予以曝光。今年僅7月份,鄭州市交巡警支隊各大隊就開展了多次整治行動。
一名一線民警坦言,鄭州對于小電電并非放任不管,雖然尚未出臺具體管理辦法,但是明令禁止上高架、禁止逆行等,都作為日常工作去做了。但是,僅靠人力來管,無法借助科技輔助手段,也給治理帶來了一定難度,有時還會遭遇取證難等執法難點。
鄭州市交巡警支隊相關工作人員分析,治理違規小電電,已成為鄭州交警部門一項日常化、常態化的工作。目前采用的整治措施有:發現即罰款、上橋口設交通協管員勸導、通過媒體加大宣傳、安裝電子眼等,開展了多起實地整治行動,并邀請媒體廣泛宣傳。
不過,有熱心市民稱,對違規小電電處罰20元的現行標準起不到震懾作用,建議立法支持加大罰金,或與駕駛員個人信用掛鉤,或常設網絡曝光臺。
一則讓人期待的辦法
對電動車要立法管理,鄭州喊了很多年。但是消息頻頻傳出,并未見動真格的。
據悉,自2006年起,“河南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提上立法日程”的消息就不斷傳出。從2008年起,鄭州市就開始醞釀統一管理小電電。
2008年11月,鄭州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鄭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規定“鄭州市中心城區規劃范圍內行駛的電動自行車都必須辦理登記,未經登記不得上路行駛”。
2009年4月,鄭州市政府法制局召開座談會,就《鄭州市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登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
2014年12月,鄭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傳出消息,鄭州市公安局與鄭州市政府法制辦聯合草擬了《鄭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草案)》,并報請鄭州市人大常委會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研究通過。該草案明確規范了電動自行車的生產管理、市場準入、登記管理、路面管理、載人規定和強制保險等方面的內容。
今年6月,又有關于電動車管理的消息傳出,《鄭州非機動車管理辦法》已納入2015年度政府規章制定計劃的正式項目。
按照立法程序,鄭州市法制辦對前期組織鄭州市公安局申報提交的管理辦法進行了全面審查,廣泛征求意見。目前,該議案辦理處于開展立法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階段。
“政府確實想管,但電動車牽涉面太廣了,既要人性化管理,又要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币晃恢槿耸客嘎?。
■網友聲音
路權分配須考慮均衡
@躍出海面:電動車搶道,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非機動車道被占。去鄭州的時候,看見文化路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都有護欄隔離,值得推廣。
@更專業點:像鄭州這樣的平原城市,非機動車出行占總出行量的50%以上,在路權分配上,公共交通應放在首位,其次為電動車、自行車,最后才是小汽車。
@Joey的小窩:應該出臺新法律,電動車上高架、快車道負全責,賠償機動車駕駛員精神損失費。
@寶寶-C:一方面要譴責違法者,另一方面要問在道路規劃的時候是否考慮得全面到位?
@騰云駕霧的楊二嫂:在鄭州上班,討厭騎電動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
@柏木能成林:說實話,鄭州的電動車確實需要管管了。建議給電動車免費上牌,依法嚴格治理違法行駛的非機動車。
@:流沙:建議購買電動車時實名上牌,納入電子眼監管;與機動車出事故依法懲處,別一棒子打到機動車頭上,不能讓騎電動車的有僥幸心理。
■河南廣電全媒體9月9日聯動
河南電視臺
《新聞聯播》播出系列報道《電動車怎么了·市民楊雪的出行之愛》
河南電臺
《河南新聞》播出系列報道《電動車的是是非非·摩的摩的》(大象融媒東方今報記者 趙丹/文 首席記者 袁曉強/圖)
11月14日8點10分左右,駐馬店市天中山大道和文明路交叉口一輛電動車突然起火,濃煙滾滾。
11月14日8點10分左右,駐馬店市天中山大道和文明路交叉口一輛電動車突然起火,濃煙滾滾。
電動車在充電時,要仔細檢查附近是否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電動車在起火時引燃附近的物品,造成更大的火災。電動車的充電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應控制在8小時之內,若是充電時間較長,熱量積蓄較多,導致電瓶發熱,極易引發火災。
電動車是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交通工具,消防部門對近年來發生的電動車火災進行梳理發現,有95%發生在充電過程中,而亡人火災幾乎全部發生在充電時段。結合電動車火災特點,市消防部門建議,使用完電動車后,應停放在安全地點,不要停放在樓梯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處,不得占用消防車通道。
昨天凌晨,鄭州市工人路與隴海路交叉口一電動車棚內發生一起火災,10輛電動車、7輛自行車和一輛垃圾車被燒毀。10月27日凌晨1時58分,中原區消防大隊友愛路消防中隊接到報警稱,工人路與隴海路交叉口一電動車棚內發生火災。
電動車規范管理,新鄭先行。該政策推行一個多月,已有6000輛電動車上牌,新鄭市電動自行車登記備案時間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今年年底前未辦理登記備案的電動車上路后將被扣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志強 實習生 牛靜芳 通訊員 石小雨 安陽湯陰縣城一男青年盜竊他人電動車后,為了順利推走自己的電動車,謊稱電動車被盜報假案,上演賊喊捉賊的鬧劇,不料被民警識破。
9月28日凌晨3點多,鄭州秦嶺路與航海路交叉口附近的茜城花園,小區29號樓前2單元旁的電動車突然著大火,火苗隨著大風瞬間竄起近3米高。
整治電動車上樓,“人攔”變鐵欄。電動車上樓充電,擠占電梯資源又存在安全隱患,近日,鄭州燕莊小區防止電動車上樓,試行樓洞口安裝柵欄。鐵柵欄只能允許行人通過,不影響嬰兒車和輪椅通過,而電動車卻無法通行。
這些被交警攔停的電動車駕駛人,有的是騎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有的是騎車闖了紅燈,還有的則是騎車違規載人。有市民質疑,交警部門應該把主要精力用于查處電動車闖紅燈、“黑摩的”非法載客以及瘋狂的渣土車上。
今天(9月13日)16:00左右,車友寧先生向河南交通廣播爆料:新鄭溱水路與倉城路向南30米 北向南,一輛黑色私家車撞擊電動車,電動車上一名女子和一歲多的孩子躺在地上,女子頭部流血,傷情不容樂觀,孩子頭部也受傷了,現場觸目驚心。
據知情人介紹,因為立法程序比較復雜,有很多程序要走,鄭州電動車管理辦法今年很可能無法出臺。同為省會城市,南昌的各類電動車達到了150多萬輛,許多管理難題與鄭州類似,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鄭州管理電動車的難處:
8月8日9時許,鄭州市公安局經開分局交管巡防大隊巡邏民警在經開第十五大街正常巡邏,巡邏至鴕鳥園北邊約1公里的位置時,民警看到一名中年女子吃力地推著一輛電動車在路邊緩慢行走。
8月1日凌晨,一名“五進宮”的慣偷在又一次下手偷盜電瓶后,被金水路派出所的巡邏民警逮個正著。經過突審,該男子名叫胡某克,22歲,原陽縣祝樓鄉人,經審訊,胡某克對偷盜電動車電瓶一事供認不諱。
8月1日凌晨,一名“五進宮”的慣偷在又一次下手偷盜電瓶后,被金水路派出所的巡邏民警逮個正著。經過突審,該男子名叫胡某克,22歲,原陽縣祝樓鄉人,經審訊,胡某克對偷盜電動車電瓶一事供認不諱。